主持人: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的年龄从什么时候开始?
周方:一般女性在50岁以后,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男性这个情况就不一定了,如果他比较喜欢运动,可能这一辈子也不会出现骨质疏松。不喜欢运动的人,可能到60岁以后也会逐渐的出现骨质疏松。所以,男性和女性相比,一般女性得骨质疏松的机会比男性要大得多。
主持人:如果生活中我们想去查骨质疏松,我们应该做哪些检查才可以做出来到底骨质有没有输送?
周方: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做骨密度的检查。当你的骨密度的值,一般是在负1.5—负2.5之间,就叫骨量有丢失了,这个时候就要进行补钙了。如果你在负2.5以上,这就是骨质疏松了,这就是一种疾病了,要通过药物来治疗。
主持人:骨质疏松在临床上会不会和一些其它疾病引起的症状容易混淆?
周方:有时候可能会有的,因为骨质疏松大部分时间的症状就是全身骨头的疼痛,有时候有些病人有些腰疼、腿疼、肌肉的酸疼,也可能会混为一谈。但是如果一个老年人出现了长期的浑身的疼痛,晚上有抽筋这些表现,还是要高度怀疑他有骨质疏松的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做一个骨密度的检查,来判断是不是出现了骨质疏松。
主持人:临床上一般怎么去治疗的?
周方:治疗骨质疏松主要是用一些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一个是要补钙,补充维生素D。另外,还要吃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这是目前市场上用的一些二磷酸盐这样的药。
主持人:现在虽然已经到春天,但是比较冷,而且骨质疏松人群当中老年人更多,老年人如何更好地做才能预防骨质疏松呢?
周方: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一般是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老年人的协调能力比较差,力量也比较差,容易摔跤。另外,骨质疏松,骨头质量比较差。所以,他一摔跤,再加上骨质疏松,这样的话容易造成老年人的骨折,这就是老年人为什么比年轻人容易骨折的原因。所以,老年人要预防骨质疏松的骨折,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开始,一个是增加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增加力量运动。
周方:增加力量和灵活性,不要让自己摔跤。第二,让自己治疗骨质疏松,不要让骨量丢失太多。从运动上来讲,老年人经常要做一些户外的活动,增加腿部的力量,比如说像打太极拳,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是有科学研究的。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说?
周方:这是美国人研究,不是中国人研究,认为打太极拳可以减少骨质疏松、骨折40%以上。
主持人:是因为太极拳比较缓?
周方:比较缓,而且能够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尤其是他在马步、蹲的时候,可以增加腿部的力量,总之是要运动。再有一个是要增加骨头强度,靠补钙,补充维生素D来增加骨的强度,防止骨钙的丢失,来达到防止骨质疏松的目的。
主持人:我听有人说补钙一定要晒太阳,有这么回事吗?
周方:对,这是正确的,晒太阳是增加维生素D的吸收,增加钙的吸收,只有通过日光紫外线的照射,维生素D才能帮助钙吸收在骨头上。
主持人:我们平时吃的维生素D,如果不照太阳,它不好吸收?
周方:它不是很好吸收,因为钙是一个无机的离子,很难直接被吸收,要通过维生素D,主要是维生素D3来帮助,让它沉积在骨头上,增加钙的质量。如果钙吃进去,不被吸收,又排出去,没有用,等于白吃了。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名医堂,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是来自北医三院骨科的主任医师周方教授,和我们一起聊聊骨折的救治和康复方面的话题,接下来继续看看各位网友提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