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太极养生 > 老年人健身宜练太极拳(正文)

老年人健身宜练太极拳

2014-12-30   双鸭山新闻网
核心提示:  有关太极拳的哲理发端于道家学说。道家的阴阳学说、道法自然学说、内丹学说和养生学说等,都对太极拳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决定性...
  
  有关太极拳的哲理发端于道家学说。道家的阴阳学说、道法自然学说、内丹学说和养生学说等,都对太极拳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决定性、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成为太极拳的基本取向。
 
  太极拳养生有三大机理
 
  健脑。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意动身随,连绵不断,一气呵成,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太极拳全身放松、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有益于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调整。
 
  练身。太极拳要求身体中正安舒,有助于防治颈椎病等疾病;太极拳强调以腰为轴,对腰背等疾病的防治效果突出;太极拳注重节节贯穿,周身一家,有助于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功能增强;太极拳着重虚实转换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平衡性与灵活性;太极拳通过肌肉张弛和关节的屈伸运动,对静脉回流心脏起到促进作用;太极拳还要求“形神合一”,意到、手到、足到、眼到,有助于视觉神经的锻炼与视力的改善等等。
 
  练气。中医主张“气为血帅,气能生血”;太极拳主张“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习练太极拳可使呼吸逐步加深,通过横膈上下鼓动,牵动胸腹运动加强,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有助于加快人体气血循环,这是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
 
  太极拳主要具有九大特点
 
  太极拳是一种“全身运动”。太极拳动作比较全面,上下相随,周身“一动无有不动”,全身各大肌群和关节都能参与运动,长期习练可以使关节灵活,肌肉结实有力。
 
  太极拳是一种“平衡运动”。太极拳动作舒展流畅,连绵不断,而且特别强调虚实转换,经常习练太极拳,有助于提高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实验,证实太极拳可以改善或提高人体活动平衡性的素质,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太极拳是一种“休闲运动”。打太极拳时要求静、慢、匀、柔、松、稳、合、连、圆、轻等,意识集中,全神贯注,全身放松,动中求静,心静用意,养气凝神,给大脑以休息;动作上轻灵柔和,情绪上安定乐观,性命双修,陶冶情操;外练骨骼、关节、肌肉,内练五脏六腑,是理想的“松弛运动”。
 
  太极拳是一种“调心运动”。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用意不用力,用意识引导动作,意识与动作融为一体,要领会和体现出动作形象所包含的神韵。因此,打太极拳可以训练注意力,使精神从急躁、浮躁、散乱之中解脱出来,转变为耐心、凝聚、凝神、专心,对于防治现代文明病具有积极作用。
 
  太极拳是一种“调息运动”。太极拳又称内家拳,集养生学、中医学、健身气功学、仿生学于一体,运用吐纳术和导引术,以意运气,以气运身,气力合一,使“调身、调息、调心”的有机相融,实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标。
 
  太极拳是一种“健腰运动”。太极拳的全身运动以腰为轴,躯干转动带动全身联转。根据中医的理论,有助于锻炼命门,畅通督脉,充实肾气。肾气旺盛,命门火足,则人精力充沛,面有光泽,两眼有神。
 
  太极拳是一种“温和运动”。太极拳动作温柔、缓慢,经试验证明相当于每小时步行6公里的运动强度,特别适宜于中老年人锻炼。
 
  太极拳是一种“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非竞争、可控性强,持续时间长,运动过程中不致缺氧,不损伤人体脏器,适宜减肥,并且方便易行,安全可行,容易坚持。
 
  太极拳是一种“不受任何限制的健身运动”。它不受年龄、性别、体质、场地、时间、器材以及其他物质条件等限制。
 
  基于太极拳的这些特点与优势,在众多的健身运动中堪称为上佳的全民健身运动。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1631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