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太极养生 > 拳为心画(正文)

拳为心画

2014-11-07   抱一堂太极养生会馆
核心提示: 拳无优劣,拳家有高低,一招一式,简简单单,在武学大家演来,能于质朴中透析万般机关消息。  拳术流派与其说是技术的分别,...
  
 

 
 拳无优劣,拳家有高低,一招一式,简简单单,在武学大家演来,能于质朴中透析万般机关消息。
 
 拳术流派与其说是技术的分别,不如说是拳家心迹的差异。体悟,一在体,一在悟,体在形,悟在心,体悟到家,风格自然形成。 

 文武相通,通的是体悟之道,刚柔之理。毛笔乃柔豪所就,但在盈尺之间,可激扬凛冽之气,万丈豪情,雷霆万钧,直如疆场夺帅,纵横无匹,此为柔刚转化。心气有多大,神意就有多远。 

 拳家的修养与功夫同等重要,修养为柔和之气,能氤氲温和五脏情志,化解戾烈肃杀,成为手中有拳,心中无拳,自强而不凌人,通达而不示弱,张弛有度。如此能海纳百川,活水不断,参天栋梁茁茁成材。
 
 中国文化的许多要义讲的就是修养的功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太极的体证,阴阳刚柔的平衡学问随处随地。书画与武道同源,不明阴阳不可为书画,不明阴阳不可为拳法。行拳如陈墨,一套拳如一幅画,虚实相生,点线嵌配,运势布局,有明应,有暗合,出入无方,盈虚有象。拳品高下,画品高下,自在其中。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1605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