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太极养生 > 太极拳之用意可壮脏腑(正文)

太极拳之用意可壮脏腑

2014-10-22   世界太极拳网
核心提示:​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拳式动作的演练要领。它表明太极拳在掤、捋、挤、按的拳式动作过程中,要注重心理调节和精神修养...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拳式动作的演练要领。它表明太极拳在掤、捋、挤、按的拳式动作过程中,要注重心理调节和精神修养,要逐渐在习拳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浑圆的整劲和消除拙笨的局部之力。只有这样研习太极拳,才能体现出其“性命双修”的拳术风格。​​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精神和物质的混合体。除了**锻炼外,还要注重心态情绪的精神调养,只有这样内外并重的养生之法,才能使人获得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中医学认为,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
 
​​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必然要受到来自各方的刺激。于是,人的心态就会有波动,当人体的“七情”变化太过时,就会伤害五脏的生理功能,使气机紊乱,功能失调,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故此,太极拳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心境,使之平和,不断调养心神,使之凝静。例如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说“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松体静,刻刻存心。”“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通过这样的锻炼,习拳者的杂念减少了,心态稳定了,思虑有序了,心神情绪平衡了。从而加强了人体心理的调节能力,提高了人体心理的控制能力。因此,习拳者,在应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刺激时,“七情”的变化就不致于太过。所以,人体的脏腑,也就免除了精神刺激对其功能的损伤。这样,就阻断了不良精神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通过长期的太极拳锻炼,不但强健了筋骨,而且还净化了心灵,促进了脏腑的生理功能。​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1595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