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名家讲坛 > 如何理解“内练一口气”(正文)

如何理解“内练一口气”

2012-06-19
核心提示:  吴文翰:从健身养生到修身养性两方面理解“在气则滞”   气,在中国汉语中有不同的解释。武术和太极拳中所说的气:一是指中...
  

 

 
  吴文翰:从健身养生到修身养性两方面理解“在气则滞”
      
  气,在中国汉语中有不同的解释。武术和太极拳中所说的气:一是指中医讲的内气,有真气、元气、营气、卫气等说法;二是指呼吸之气;三是指阴阳、虚实。
      
  首先说内气。中医认为,人体的内气,根据其不同的作用,有不同的说法。所谓真气,就是人体的先天之气:而元气则是身体内部运行之气;身体中抵抗外邪,风湿的气,是营气和卫气。这种气是什么东西呢7就是在经络、血脉中流通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能感觉到。这种气实际就是一种能量。在人体中,血是看得见的.气则是看不见的,只能感觉到,比如扎针灸时.如果手扎到穴位上,得气了,针灸师有发沉的得气感觉,被扎者也有酸、麻、胀的得气感;反之,如果没有得气,针感就是空的,患者则有疼痛的感觉。经络和气血学说是中医独有的,但在解剖中是找不到的。
     
  内气的作用就是在经络中运行,促进血液运行。内气和血液是相辅相成的,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府”的说法。如果没有气,血液就没法运行;反过来,气的运行是依附于血液的运行的。
     
  其次,说说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说法是根据武术的实际运用得出的,比如:虚实是阴阳二气,强弱是阴阳二气,快慢是阴阳二气。这个气和中医的内气不同,它是指某一些动作的要领。比如李亦畲有“敷盖对吞”四字秘诀,说这四字都是以气来运用的。这里所说的气,实际是指虚实。太极是阴阳二气构成的,这里的阴阳二气就是虚实、快慢、进退等等太极拳的运用方法。在中国宋代的理学中,张载认为万物皆出于理,理又和气相联系。气是物质的,就是金、木、水、火、土。因此,对气,古代各家的理解是不相同的。
      
  再次,我谈谈呼吸之气和武术的“内练一口气”。
      
  中国武术,比如北方的一些拳种,像少林拳,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里所说的气是指中医说的内气和呼吸之气。人的身体好.体力就充沛.内气就充盈:体质弱,内气就衰弱。气血充盈的人,寿命就长;气血衰微的人,寿命就短。气在人体内部运行,所以,练功讲“内练一口气”。而“外练筋骨皮”则是指肢体运动,包括拳术套路和功法的练习。这些外壮的功法是一些拍打功,比如金钟罩、铁布衫等。通过这些功法锻炼,能使人的筋骨强壮,内气充盈。这种外壮的练习方法,是通过调整呼吸之气,配合外部拍打,达到外壮内强的。这种功法只有年轻人和身体强壮的人才适合练习,中老年和体弱者是不适宜的。在练习这些功法时,除了拍打,还有一些运气的练功方法,就是用意念把内气运到身体的某些部位,增大局部的抗击打能力。这是传统武术中的练气、运气、聚气的方法。拍打完后,还要用药水洗,以活血散瘀。因此,没有好的身体条件是不能练习这种功夫的。 
      
  太极拳也讲练气,但是和这种“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方法不同。太极拳不提倡那种”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练习方法。而是讲究内外结合。所谓内外结合.就是动作要在意念的指导下进行,要求“意在动先”,以意导气,气遍周身。
      
  “意在动先”并不是太极拳的发明,我们做事情都是要意在动先,其他的拳术也是在意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只不过是太极拳把意念放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强调“在意不在气”,使它成为了一种理论。武禹襄结合其他武术流派的练气原理,把意念在拳术中的运用提炼成了一种理论,形成了太极拳用意练气的方法。虽然太极拳也讲究内气,提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里,太极拳讲的内气和传统武术中的内气是一样的,强调“行气如九曲珠无往而不到”,但是,太极拳更强调用意,有“有意不在气,在气则滞”的要求。太极拳是通过这种意念的锻炼,使内气畅通无阻,运行周身,达到内壮。所以,拳论要求“以心行气,务令顺随”,要求“气遍周身不稍滞”。
      
  为了达到“气遍周身不稍滞”,太极拳和其他武术拳种的要求不同,是把意放在了首位,要求在意识的指导下练拳、练气。不讲究把气运到局部位置,而是要“气遍周身”,气要像“九曲珠一样,无微不至”。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求的是自然呼吸。随着练拳的熟练,呼吸和动作在意念的指导下,要做到有机结合。这种练习方法,能使呼吸平稳,气血畅通,内气没有瘀滞.对健身是非常有好处的。这种练习方法的适用性也非常广泛,能适合各种人练习,而且练习起来也很安全,不会造成人体伤害。
      
  太极拳所说的气,一方面指呼吸之气,另一方面指内气,再有还指心性涵养。“以心行气”就是要求你练习太极拳时一定要心平气和,气定神闲,不能呼吸急促,气喘吁吁。“以气运身”就是在这种松静的状态下练拳,让内气运行周身,没有一丝一亳的阻碍。这里的内气就是中医讲的内气、真气、营卫之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这样,气血畅通,身体健康。而内气的运行是在意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意念的指导下,练习太极拳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发力的时候,意要远,劲要长,动作要短。练习太极拳
要养气,有“气以直养而无害”的说法。这里的气不是呼气之气,也不是中医讲的内气。而是意气的气,是一种精神气质。练习太极拳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要憋气、运气、聚气,要养气(就是气沉丹田),要加强涵养,不争勇斗狠。这些都是属于“气以直养而无害”的范围,是把中国的传统道德运用到武术的修身养性之中。
      
  练习太极拳虽然讲养气,但是又不能执着于气,于是就提出了“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所谓“在气则滞”是说太极拳讲究顺随、自然,如果过于强调运气,就会瘀滞、僵硬,这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在推手技击时,就会产生顶牛的现象,造成两败俱伤或者力大者胜。另一方面,从道德修养上讲,如果过于意气用事,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所以,“在气则滞”不仅要从练拳养生方面理解,还要从修身养性的道德层面来认识。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1208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