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名家讲坛 > 赵幼斌:谈太极拳的意念(正文)

赵幼斌:谈太极拳的意念

2012-01-31   中华武术   赵幼斌
核心提示:  1.如何理解用意不用力?  “意”指意念、意识,是大脑的功能。太极拳之意,强调的是静心用意,心要静,即排除杂念使思想能...
  

 

  1.如何理解用意不用力?

 

  “意”指意念、意识,是大脑的功能。太极拳之意,强调的是静心用意,心要静,即排除杂念使思想能够集中。心为意的全体,意是由这个主体发出的信息。用意,即以意识指导动作,意动形随。“力”泛指力量的大小,它的运动效果是靠人的大脑反应和肢体运动的状态所决定的。

 

  任何武术动作都是在意识指导下的运动状态及其产生的效果,如动作的快慢刚柔,僵滞断脆等等。而太极拳的用意不是一个简单的目的和指令,而是在动作的整个过程中都由意识领着躯体进行的。比如起势,不光想着两手举起,而是在一开始或未动之前就要想着、即用意识领着两手在似乎逐渐排开某种无形的阻力而起举,或者在让开某种无形的推力而下落。他劲力大小、方向、快慢的转变,是靠一种意识的听觉而转换。这种起落转换动作和劲力运动的特点是:松柔粘活、似水如流,且运劲如抽丝,劲断意不断,实际上劲也没有断。

 

  太极拳这种由意识指导动作的运动状态和效果,就叫“用意不用力”,也是太极拳入门和达到“身知”的前提。

 

  2.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

 

  拳论说:“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这是说,演练太极拳,动作中劲力质量的好坏与气有关。这种介于意与劲之间的气,我认为是得之于运动运营于人体经络血脉间之气(营气),是以意识为先导下的自然发生,而非指“呼吸”之气。但呼吸对运营体内的“营气”有直接的影响。“气顺则体舒”,凡以意念为先导,着意于周身骨节肌体的放松,使上下通顺节节贯串,内外意气劲势相合,做到呼吸与开合动静之间自然顺遂的结合,自会起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有益效果,这叫“在意不在气”。反之,“气滞则疾生”,滞,滞留不通的意思。主要表现在过分注重呼吸,过分讲究运气,把气把力憋在肌体里,滞留于筋骨血脉间,以自束缚,误认为是灌劲,使动作僵滞,失去机灵,易被人制。甚至出现呼吸急促,憋气胸闷,这叫“在气则滞”。

 

  所以,太极拳之气是“意之所至,气即至焉,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从而使遍体肌肉、神经得到充分营养而产生积极有益的健身效果,也可获得“极柔软,然后能极刚坚”的真正内劲。而呼吸则宜遵循“气以直养而无害”,甚至要忘掉如何呼吸。

 

  3.太极拳意念有哪些内容?

 

  练太极拳过程,需要思维的内容很多,凡太极拳经、论、歌、诀的诸般要点,都构成指导练太极拳的意念范畴。从这个概念出发,我想太极拳意念应包括:入静,放松,顶悬,中正,用腰,守丹田,分虚实,求开合,用折叠,内外相合,相随贯串,连绵不断,粘连黏随,用意不用力,探动静快慢之机,寻柔中寓刚之妙,感天地合一之道,运超然物外之虚神,不一而是。尽管有着林林总总的意念思维内容,但拳练到纯熟时,可不用分心更多,只要做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纯以意行,应物自然即可。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1095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