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戏笔太极拳(正文)

戏笔太极拳

2011-04-24   中国新闻网
核心提示: 中国的太极拳既古老又时尚。如今,很多人都在“我打拳,我健康,我快乐”,笔者在快乐中却旁生出一些有趣的戏言。  我打拳的那...
  
    中国的太极拳既古老又时尚。如今,很多人都在“我打拳,我健康,我快乐”,笔者在快乐中却旁生出一些有趣的戏言。

 

  我打拳的那个场子不大,人不少。男女老少,有在岗的、下岗的、退休的,打拳的水平也参差不一。

 

  打太极拳,讲究的是“元形”。有位古稀老者打拳,不管是哪招哪式的“平元”、“立元”、还是转身那一元,老是划不圆。他的老部下说,您老当年圈阅文件的那个圆圈怎么划得那么圆,打拳的这个圆圈怎么就划不圆呢?老者听了微微一笑。

 

  平常我们打拳,有时练拳又练嘴,海阔天空着市场的股市、房市、网络的博客、黑客,明星的铁杆粉丝、大忽悠……往往忽悠得练了嘴巴忘了拳。结果被人幽了一默:“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

 

  这里还有一位曾在省里比赛中拿过名次、被拳友尊为“年轻老拳师”的高手。他的“高”在于打拳刚柔相济,连绵不断,轻灵沉稳,一气呵成,而且精力集中,精神镇定。他还“高”在绝少练嘴,然而,一旦话出口也幽默得很忽悠人。那天,他就幽默了一句:“‘忽’海无边,回头是岸。”细品此话,意味深长。

 

  我们这儿还有两位好练“亲密接触,近身用招”的“推手”。他们两个相向对立,左脚或右脚各向前一步,搭手后,手腕背侧相贴,往来推动,煞是好看。大家也称他们为“高手”,其中一位却说,俺单位的头儿才是高手哩。他不但单搭推法推得好,双搭推法、四平推法、四隅推法也推得好,还练有捋按推法、挤按推法、压腕推法……他不光太极拳上的推手推得很好,工作上的推手推得更妙,凡是不想插手的问题,都能推得一乾二净。

 

  拳界谚语说,“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说的是站桩要吸轻呼重,吐如落雁,纳如起飞,身如“风吹大树摆枝摇”,“吐纳自然方为妙,动中有静效果好”。就是在练这个站桩时,也有过一次笑话。

 

  偶有一拳友,突然提出一个“古今天下第一桩”是谁的问题。有人说,是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不是。是杨氏太极拳的掌门人?不是。是吴氏太极拳的佼佼者?不是。是“仙传神授”的太极拳始者张三丰?不是。这不是那不是都不是,是谁?是那个“足履平川稳如山,八方摆动自悠然”的、古已有之今亦有之的“不倒翁”!大家听了大笑不止,绝倒!

 

  说了这么多笑话,要是说到我自己,就更有趣了。

 

  打太极拳,若打不好,有人戏称是“摸鱼”。我打太极拳,特别是打“云手”这一招,双手不是云来云去,而是摸来摸去,打的总也不像云手,倒像一个在小河沟里摸鱼的渔翁,被戏为“摸鱼大师”。我想,摸就摸吧,只要能摸出“鱼”︱︱身体像条活蹦乱跳的大鱼,身体这个本钱不透支而年年有余,就行!

 

  那一日,拳友看我“摸鱼”,摸了一遍又一遍,正摸到兴头上,他突然说:“有人很想你哩。”谁?“医院院长啊!”大家都觉得怎么说着说着就扯到医院上,有点扫兴了。孰料他话峰一转说:“那个经常咳嗽的家伙,咋这么长时间没来看病?药都快要长毛了!”

 

  听了这游戏文字似的趣话,一位通点医道的拳友打趣道:“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但我说:“身体多锻炼便好,药品少服用为佳”。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892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