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刘正绪论太极拳(完)(正文)

刘正绪论太极拳(完)

2011-02-21
核心提示:(结语)通过前篇文字的说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一、正确的太极拳练习方法,是从掌握“太极”的根本原理入手,觉悟...
  

(结语)

通过前篇文字的说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一、正确的太极拳练习方法,是从掌握“太极”的根本原理入手,觉悟太极拳由于“内感外应”产生的“动”、“静”变化规律这一“禅机”。自古的太极拳理论,一开始就强调:“重意不重形(型)”。而现在的太极拳运动则反其道而行之,重形不重意,按动作规格、演练风格和技术难度等,参照体操、游泳竞赛规则制定的标准,在“形式”上下功夫,虽然能够让人赏心悦目,却永远无法进入“觉悟”的高度。

二、正确的太极拳,以顺应自然,恢复人类本能,争取精神、思想的自由、自主和自然为目的。一切动作产生于练家自身阴阳五行之气的运行状况,以清静无为的精神本体为根基,通里达外,神形合一。而现在的教学模式,则以竞技体育为参照物,为了超越人类体能的极限,或完全出于个人在功利上的考量,刻意模仿他人(书本、光盘),以固定的套路、拙力去束缚练习者;所有动作为从他人处学来,或以自己的主观意愿,故意引导出现(装腔作势),形神脱离。个人的举动成为固定动作、姿态和强加于人的乐音(很多套路被配上了乐曲)的奴隶。

三、正确的太极拳练习是聚气养神的过程,不执着于对任何动作和肢体的部位的注意,可以坐着、站着甚至躺着练习。练习的结果是精神饱满、内气充实、身体舒适轻松。其功效是对陈旧伤等疑难病症也有治疗和康复作用。按当前新编套路练习,很难达到这样的效绩,现在的套路练习完毕时,往往较为疲劳,有时甚至会受伤,对大多数疑难病症无康复作用。

四、特别要注意中医理论与太极拳理论的结合。我们练习太极拳,一定要粗略了解中医经络学的知识,懂一点气血营卫、子午流注的道理,以便正确理解呼吸(吐故纳新)、导引的内涵。

五、为什么很多老师一有了名气,功夫反而退步,或不再进步了呢?这是因为他们不敢再与别人切磋,怕丢面子;不愿意学习新的东西,也是怕丢面子;由于忙于教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减少,落后于他人是理所当然的了。

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准确性有限,听众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佛家有“开口即错”的说法——释迦牟尼在讲经48年后的结束语是:“过去四十八年,我什么也没说。”那么,过去的时间,我也什么都没说。

谢谢! (全文完)

本文内容由 正绪论太极 提供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818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