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刘正绪之太极观(正文)

刘正绪之太极观

2011-02-19
核心提示: 普天之下,万物源自一体,拳法也是如此。《中庸》说:“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说,人一旦觉悟了本心(元神),就...
  

   普天之下,万物源自一体,拳法也是如此。《中庸》说:“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说,人一旦觉悟了本心(元神),就是得一善,万法不离其宗——“弃念守一,万事毕矣。”得一善又能守一善,自然无过不及,一举动均为本心的自然流露,诚于中,形于外,随曲就伸,身心始终处于“中庸”状态,反映在太极拳上也是如此。真正“正宗”的太极拳,练家守神处在无极态和太极态,无任何拳式变化,只是显“松”、“静”自然的形态,即《太极拳论》所谓“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沉着松静。”在此前提下,静极必动,动极必静,则两仪显,拳相生。以后的千变万化总不离太极之根、无极之源。

   太极阴阳未分,浑然一体之时,即“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黄帝内经·素问》)两仪相生,也就是静极必动,动极必静。而每一个具体练家,动作各具特色,千变万化,即是“皇极”。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模仿所谓名师、竞赛运动健将的“高难度”、“精彩”动作,而不参悟太极拳的根本原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则技术上永远跳不出固步自封的桎梏,仅就健身而言,也达不到尽可能完美的作用。如一些拿了比赛金牌、银牌的人,虽说被认为是太极名师,事实证明其有名而已,并非“明师”,到处设点教拳,难免自误误人,可笑更可叹。

   我观今之太极拳诸师,为了招揽学员,增加经济收入,不断“更新”教材,挖空心思胡编乱造各种套路,误导不明真相的学员;又为了在“演示会”和“比赛”中争名次,不顾学员自身条件,盲目蛮干,上一些高难度和“姿态优美”的动作。不但不能增强学员体质,反而摧残了学员体质,有的教师自己就为作示范动作而负不可逆转的筋骨伤,岂不遗笑大方?!

   近年发明的太极系列套路,是官方代言者为了便于区分竞技比赛名次,在太极拳(剑、刀)中加入不同流派风格的动作,加上悬停、高腿法等,结构上背离了太极拳“无使有断续处,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如长江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也……”的基本要求。

   固然,竞技运动没有不伤害人体的,那些为比赛名次而拼命的人们,我们可以不去管他。但对于仅仅为了健身和消磨时间的中老年人来说,则完全没有必要去比照竞赛套路演练。因为那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之举。即使在一定时段内,参加训练的中老年人有某些“好”的感觉,那也是呈一时之快,而隐终生之忧。君不见我们有些教师,不是练纯功数十载,却落得骨瘦如柴,面带菜色,甚至伤病缠身吗?

   太极拳是一门综合儒、释、道、中医四家理论,经千百年锤炼而成的,特殊的武术门类,而当今许多手持“社会体育等级指导员”证书的太极拳教师,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有的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自然不可能理解老子所说的:“你能像婴儿一样呼吸吗?……”、庄子说的“像地下的泉水一样自然喷发,才是无为……”、孟子说的“吾养吾浩然之气……”(以上全部是译文)。那么,他们又如何能练成真正的太极功夫呢?

   所以说,真正证悟生命之源、自然之理,才能万法皆由自心主,不劳神、不伤体、身心泰然,随时随地可修心养气。

(未完待续)

本文内容由 正绪论太极 提供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817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