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此文的第一部分“义兄崔有成”(又名“崔有成拳学初探”已在《武魂》杂志2009年第10、11、12期连载刊出。现刊出本文第二部分,文章是否有趣,自有读者评说,不赘。
我生于1955年,是杂耍、中医的家庭,四岁开始练功,钻圈、大顶、学小丑。练功得挨打,父亲用烟袋杆一般粗的藤条棍打我,别看细,由于藤条有韧劲,打上去火烧火燎的,随便一下,就钻心的痛。
父亲下手狠,训练小孩就跟训练小动物似的,也没法讲理,就是打。现在回想,我这辈子为什么迷恋练武啊?觉得是因为从小练功练习惯了。我痴迷于这一艺,幼年理解不了,反正每天出一身汗,就觉得活得有意思。
过去讲“艺不压身”,多会总是好,人人有这意识。比如打算盘,过去的掌柜手里没有算盘,也空着练指法,叫“剥皮”。打算盘也是一技之长,凭这个就能有饭吃。
我八岁练少林拳,功夫没忘,天一黑就练。长成小伙子了,我在酒仙桥遇上一个练尹派八卦的师父,叫郑三。尹派是八卦掌祖师董海川大徒弟尹福所传,尹福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皇族西逃的路上是光绪皇帝的贴身侍卫。
尹派简洁,就是八个式子来回转。尹派的掌法叫牛舌掌,大拇指不是撑起来的,而是内扣,如牛舌一般,其中有内在的理法。有人说,尹福的手受过伤,大拇指筋断了,所以耷拉着——这是外行人的异想天开。
学了一段时间尹派,有个在附近练小洪拳的人,跟我处得来,推荐我去学程派八卦,说:“你知道东单有个八卦张么?”
八卦张叫张国胜。我早知道他的大名了,他练的是程派八卦,程庭华是董海川的另一个有名的徒弟,他为人好侠仗义,一辈子广交朋友、广收徒弟,清末时八卦掌在民间推广,他居功不小。
尹派是掰脚,回转时,前脚尖往外掰。程派则是扣步,回转时,前脚尖向内扣。尹派就是八个式子,程派有六十四手、七十二绝招、游身掌等项目,还有许多兵器。程派比尹派丰富,越简单的越吃功夫,约丰富的越引人兴趣,这是程派门庭广于尹派的缘故吧。
七八十年代,京城最火的是八卦掌,高子英是程派的第一把交椅,徒子徒孙众多,张国胜便是他的徒弟。张国胜在东单公园的场子,算是首屈一指,有“八卦张”的大名。
我到了东单公园,见练功的人山人海,练什么拳的都有。八卦张的场子占地大,徒弟一个人围着一棵树转。
练小洪拳的朋友给我当介绍人,是自高奋勇,向我显摆有关系有面子,其实跟张国胜也是间接关系,根本不熟。说的时候,他是把我震住了,但到了人家的场子,他就尴尬了。
他提了几个认识的人,张国胜听了,那反应是说客气不客气,说冷淡不冷淡。张国胜没说不收我,但也不理我们,他的徒弟们更不理睬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