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汝华先生致《武魂》编辑部
敬启者:
我叫吴汝华。很多人希望我可以写书.甚至有位z先生想帮我写书(2009年八月份在香港.住在我家里两个礼拜,想帮我写稿),但是我一直不肯写.不写的原因很多,现在不说了。王壮弘先生在香港的时候.1988一1989年住在我家里,住了一年,我肯定比其他的学生清楚得多(他去世的时候,我非常悲痛.他送给我自己的书是最多的,贵刊的2008.11月份也有)。
现在我经常会写一些体会的文章.在网上写的.可以让大家“读一读”——只是在网上写而已.
很多人没有计算机,尤其是六十岁之后的人.大部份都没有计算机,无法可以看到我写的这些东西.而我又不想出书,所以我觉得《武魂》是很忠实的园地.可以把一些体会的东西发表一下.让大家讨论也可以。如果觉得不是很方便的话.也没有关系.不用介意。
我为什么不想写书呢?因为对太极拳的研究是已经“不同了”——虽然对大师们非常尊重。
古代的人只有车,没有火车,后来有了,现在飞机也有了,非常方便。飞机在天空上飞的时候,我们以为天空已经是无穷无尽了,而其实在天空以外,却还有个“太空”。时代在进步。
这个“太”字是非常重要的。大极大极,极到底了,所以“太”、“极”就有包含无限之意,而太极拳也就是包含无限之意的拳术。
老师教学生的时候经常会说“抱球”,其实是一个信号,也是太极拳的开始。
太极拳是意涵很深的拳。
山是有形的,水是无形的,而太极拳就如水一般。
所以就像少林拳算是有形的拳,太极拳则是无形的拳。少林拳是有力的拳,太极拳是无力的拳。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分别,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在练时就会不知道到底练什么?
有些人练拳好像差不多了,看起来也很像太极拳了,但你看看王宗岳先生说过,“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姑且不要说什么太极操了,就算是练太极拳,只要还有一点点不正确,就会等于还是有十万八千里的,就距太极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太极拳本来就是非常难练的,也是非常难教的,所以我的老师顾留馨也是出好心让老百姓也可以练练太极拳,所以顾师请江青转达:请毛泽东主席提倡人民学太极拳!江答应后,毛泽东主席在一次谈话中提到了此事。当年毛泽东主席的说话是不得了的大事,于是全国上下都开始推广太极拳,师资严重不足,高速度培养,三个月出一大批,马上再投入教学,这些学生再学个三至六个月再出来做教师,就这样,会太极拳的人是越来越多,太极拳的真正的内容全掏空了,就剩下一张皮了。顾师向我说到此事时,是一脸的无奈! 现在香港也是这样了,也是无奈了,也是一张皮了。几乎都是教太极操的。
这对太极拳的传承而言是非常可惜,也是非常可怕的结果!
太极拳是无形的拳,而且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拳。
太极拳是有三个形体,水体、固体(冰体)、气体。
水体也就是液体的拳,可以算柔体(很多人都是练柔体的拳),接下来,练什么呢?开始练固体,也就是如冰一样的坚固,这也就刚体了(是刚不是铁),冰体可以化掉了,又变成液体了,可以变来变去的,只是很多人以为太极只有柔体,而不知有刚体,而又有些人以为刚柔是并济而不是同体,但钟(文渊)师说:刚柔其实是同体的。如果你们想练成功了话,好像也不是很难了。在钟师的纵横太极书上有的,但很多人却不大看书的,我觉得很好笑。这是很薄的一本书。
接下来练什么呢?最后是气体(不是练“气功”,不要误会),也就是空体。空体如何练的,好像也不很难,钟师网上有:……运转愈是顺畅,愈是圆满,阻碍愈少,则自然能体会到和大自然融合为一的无我状态,这就是一种形态上的空,……推手的练习上,空是一种相合,和对手相合,不但做到肢体相合,也做到意念相合。……能做到完全的相合,在对方的感觉中你就是空了,消失了,……,“空”不是无,而是万有,包含了所有的东西,
太极拳确是很难学的,但是只要走的路是对的话,终究会达彼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