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传统武术的发展思考(正文)

传统武术的发展思考

2008-07-17   本站原创   佚名
核心提示: 我国传统武术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各门中又分不同流派。传统武术本来是冷兵器时代的伴随发展之物,对于我国的战争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国传统武术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各门中又分不同流派。传统武术本来是冷兵器时代的伴随发展之物,对于我国的战争起了很大的作用。那时候兵对兵,将对将。没有一身真功夫是不行的。传统武术造就了一大批英雄人物,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虽多有夸张之词,但是经过很多战阵的生死验证。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得来的。凝聚了祖先们毕生的心血和智慧。

  但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传统武术慢慢销声匿迹了,更由于门户之见,各门各派视若珍宝,密不外传,即使传也是传给自己心爱的徒弟。这也无可厚非,得到这东西实属不易,过去保留在身上,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用以养家糊口。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习惯仍然在延续着,师徒之间仍然要以递帖子、磕头的方式加以确认。以使艺术得到最真的传授,保持血统的纯正。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现代快节奏的方式,什么拳击、跆拳道等,追逐名人效应。不愿意再下前辈们下过的功夫。传统武术犹如中医,东西好,但见效慢。没有十年几十年的修炼,不会达到大成。而一旦达到大成,就可以笑看天下、笑傲江湖了。那只有深入进去,凭着自己的恒心、毅力潜心研究,悟出了东西才会有的感觉。年轻人不这么想,他们急功近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时半会体会不到好处,就放弃了。他们不明白,传统武术是修道,功夫越大,收益越多。小对于自己的身体,大对于自己的事业都有莫大的帮助。通过传统武术的锻炼,才会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由于传统武术出功夫慢,所以国家不提倡,总不能为了培养一个运动员,去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吧。等培养出来,人也老了。急躁是不可能的。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因为火候不到,不可能是炉火纯青。没有那个韵味。就像书画,人越老写的越见功力,登峰造极。不像西方体育,一过运动年龄,便全身伤痛,痛苦伴随终生了。所以传统武术也是人越老,功夫越高。不是为了单纯技击,而是为了修道,延年益寿。见过多少上了岁数练武术的,没见过几个老了练习拳击的。就连跆拳道老人也不可能去玩。所以那些项目有他们的局限性。

  传统武术高人们有了功夫,有了一定的修养,大都不为世俗之物吸引,看得开。有一个正确的好的心态。这也是他们长寿的原因,更不愿意为了利益受人利用。他们明白,宝贝在自己手里,永远是宝贝。随意给了不良之人,惹祸生事端。六合自古无双传。外国人现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他们不再去找体工大队的人去学武术,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民间,即使没有段位,即使没有什么获奖证书。他们也明白了,东西在民间!

  80年代的时候,国家抢救发掘传统武术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因为门派众多,无法统一。只能编出规定套路来进行比赛,但编来编去,真东西丢了,造型却是漂亮的无与伦比,追求的阳刚之美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了。一快一慢被当成了刚柔相济。实在是遗憾。影视作品又把武术引向另一个方向。艺术化的东西成了真功夫。好多人以为那是真功夫。反观传统武术,造型不好看,但是实用。没有一定的修养是看不出其中的味道的。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这可是指传统武术说的。现在搞得武术擂台,好多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体育运动员经过短期培训出来的。上了擂台,拳法、腿法、摔法看不出拳种,不像过去一上台就知道是哪一门派的。所以褒贬有之,很正常,也是有益的探索。内家拳的劲力在他们身上一点也得不到体现。什么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都成了传说......弄得大家都怀疑传统武术能否实战,他们不明白传统武术是根,不仅能实战,而且其致命性、伤害性很强。这也是高手们不愿参加比赛的原因。高手相较,那不会有你来我往的厮杀,点数、局数。哼哈之间,胜负立判。外行却是什么也看不出来,怎么就结束了呢?内行们为了自己门派的尊严,谁都输不起,那个时候不是个人的胜负了,而是整个门派的荣誉。克服这个问题,也是不容易的。

  看来传统武术的发展一定时期内还要靠民间,经过宣传,使广大青少年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像书法、国画进入课堂一样,从娃娃抓起。组织各种规模的观摩比赛,设立不同的奖项。聘请有真本事的传统武术高手参与其中。鼓励和管理好民间武术组织的发展。使大家都能认识到其好处,参与到其中来,诚心对师父恭敬的执弟子礼。是传统文化在自己身上得到传承,合适的机会、适宜的时机传统武术的生命力一定会得到展现。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家搞得传统武术展现工程可能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如果成功了,那种古时候不分级别、甚至不分男女、谁有本事谁上阵的场面一定会再现。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上一篇: 谈太极拳的眼神
    下一篇: 一生学做人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300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