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李务公老师陈式太极拳中级提高班,聆听老师太极理论的阐述、招法演练讲解,以及对太极拳运动中规律的细致分析等等,收获颇丰,深深感到以前自己对太极拳知识的理解有偏差、存在误区。用一句话概括,可谓前十几年的拳是瞎练的,练了个糊涂拳。
太极拳不仅仅是一个拳,其中涵盖了博大精神的“理”。太极拳是一文化,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中华文化的一组成部分;太极拳是“道”,理论基础非常严密,演练动作有严格的规范,是顺从自然规律和人体运动规律的“道”;太极拳是哲学,其讲究的阴阳转化、虚实分明、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学习和演练太极拳,既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又是帮助人形成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过程。
从太极拳的运动中能体悟到很多做人的道理。“立身中正,周身放松”可以理解为做人要光明磊落、遇事要冷静对待;“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可以理解为做人既要有刚直不阿的性格,也要有柔情言纳的情趣。处事时处变不惊、冷静观察,分清轻重缓急,该出手时就出手;“阴阳转换”,理解为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向对立面发生变化,一件事既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太极拳的八种手法,是表示对待事情的处理是有许多种方法和渠道的,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方法不同。
提高拳艺需要谦虚认真的长期习练。参加学习班之前,觉得自己练的还差不多,自我感觉良好。经过老师讲解拳理,才知道以前练拳中存在许多毛病:重心转换不清晰、虚实转换不明显、以腰带动不明显,运动线路不清、方位不准,手脚配合不合拳理等等。总之,手、眼、身法、步处处存在问题。比如老师要求的运动中,身体各部分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有内必有外等等,很多都做不到,这一次经过老师讲解、学到了很多内容,可以说从起势开始,直到收势结束,处处时时都得体现拳理的要求,为以后进一步提高拳艺指明了方向。
总之,学习太极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不但涉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还涉及中医药理论、人体解剖学、运动学、力学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一辈子有学不完的东西。演练太极拳既是一个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套用董必武革命老前辈的话:“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