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练太极拳的规矩(正文)

练太极拳的规矩

2012-05-04
核心提示:1、练太极就是分阴阳。就是上下、左右、前后杠杆。
就是分动静。身上一定同时有动的地方和不动的地方。就是将身体变成门轴...
  
 
1、练太极就是分阴阳。就是上下、左右、前后杠杆。
就是分动静。身上一定同时有动的地方和不动的地方。就是将身体变成门轴,车轮轴。
2、要“分”就必须先定,定住一点。这一点一开始在丹田,后来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分。这一点就是轴。可是点,也可以是一条线。
3、练拳就是练力。劲是力,松是力,僵也是力。练拳就是练习使用合理的力。
4、大打小,快打慢,长打短,重打轻,准确打误。
5、练拳的核心是时间、距离、角度。时间是提速,是实际的有效速度,不是绝对速度。距离是自身两点的距离或敌我之间的距离。角度是相对敌我间的平面而言的。此三者都有同一个目的:效率。
6、身体各部位的配合是太极拳的练习核心。功夫来自结构和配合。
7、太极拳的动作只能包括自转和公转。
8、身体要分上中下三节。
9、左右分两节。
10、外不能内,内不能外。内外各司其职。
11、内圈可和中圈合;中圈可和外圈合。外圈不能和内圈合。
12、手永远在外。丹田永远在内。手不能动,丹田不能停。
13、力发自地/脚(蹬),主于腰(调节)达于手(着)。
14、身体各部位分工配合,整劲是各部位不同方向的配合,不是一个方向的摇摆。
15、不要用力,要学会传导力。自己身上的力要传导到对方身上。
16、自身用动作制造动力,但身体要控制在静力范围内。
17、推手时永远不能“推”。用手“扣板机”,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拨。就是“发劲”。
18、只要用力、发力、做动作,就要将身体下压。因为力的本身是向上的。
19、力要走竖(顺),不走横(逆)。
20、交手时宁可进一毫,也不退一尺。
21、脚比手快。
22、上动下不动,下动上不动。上下同时动时一定要在相反方向。

定义:
 
1、太极拳:用身体的肢体结构和微小的动作制造力的拳种。强调自身的内调整。
2、阴阳:万物本身并没有阴阳。是动作“分”出的阴阳。阴阳是发生在同一事物上的,是同时的。阴阳是动作的结果,不是静止的东西。
3、内圈:身体的内部转动中心。包括头、肩、胯、会阴。
4、中圈:身体的移动部分。包括肩、肘、胯、膝。
5、外圈:身体的不动部分。包括手、脚和头。
6、外:手、脚、头。
7、内:手、脚、头之外的其它部位。
8、自转:不移位的任意动作。对应点是手、肩,膝。
9、公转:移位的动作。对应点是肩、肘、胯、脚、手。
10、点:一个地方。全身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无数个点。
11、面:由无数个点组成的一个平面。
12、双重:被对方合住了一个点以上而失去平衡。
13、坐腕:将手腕伸开,使其成为肘和手指的弧线中的一部分。这样做就等于是去掉了腕部。这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是个重要的步骤。
14、竖踝:踝关节要竖起。使膝关节直接可以通过脚面压到地面。这样做就等于是去掉了踝关节。这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是个重要的步骤。

 
部位结构要求:
 
1、百汇到会阴是一条竖线。此线不能左右晃,只可上下拉长。
这意味着百汇点和会阴点一定要有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要去慢慢体会。
这条线可以旋转。
2、肩下对胯,不能出胯。转动的方向以竖为主。
3、左手在左,右手在右,左手不能过界去右边;右手不能过界去左边。
左右手的动作一定永远在一条线上。他们不能在一个方向上运动。这条线也要慢慢体会。
4、手不高过眉,不低过胯。(金鸡独立除外)
5、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手肘之间有一种关系,肘一定对准手心。
6、胯对膝,就像肘对手。45度竖的。
7、膝对脚心。竖的。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1174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