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弱胜强”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神话.这个神话滥觞于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一大优秀拳种,无疑是中国人对全人类的贡献。太极拳重柔化,练习时缓慢,适合于各类人群,特别是年老体弱者,于是就演化出“以弱胜强”的神话,并被一些“大师”定为太极拳的本质特征之一。
可是,太极拳真的是以弱胜强的拳术吗?在永年流传着“杨老禅推车——平端”的典故,说明杨露禅的力量实在不一般!陈长兴号称“牌位先生”,绝非赢弱之人!郝为真当年使用八十斤的铁棒练太极通杆,今人谁能再现风采?陈发科、杨澄甫均是身材魁梧、体力超人,他们冠绝一时,真的是“以弱胜强”吗?显然不全是。
再说了,如果真的可以“以弱胜强”,那么我们的国家、民族还搞什么现代化建设?还要“自强不息”干什么?我们又何必每天辛辛苦苦地练功夫?我们就一直弱下去,然后“以弱胜强”,那有多好啊!这自然是笑话。
当然,您可以举出许多所谓的“以弱胜强”的例子,大到诸如“赤壁之战”、“国共内战”之类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小到两个人的比武较技。可是,从战争来讲,强与弱不只表现在人数、武器装备等方面,还表现在主帅的意志力、智谋、天时、地利、人心向背、外交等诸多方面;从一对一的比武较技来看,强与弱也不只表现在个头大小、体重多少、力量大小,还表现在灵活程度、神经反应、技术应用熟练程度、实战经验、心理素质以及风向和阳光向背、地理坡度等诸多方面。诸多方面的综合实力强的一方才是真的“强”,也就必然会胜利。
“以弱胜强”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易弱为强”,这才是武术的魅力之所在。
“以弱胜强”,其实是“易弱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