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历史经典 > 太极拳的功法要领(3)(正文)

太极拳的功法要领(3)

2010-04-29   武魂   孙以昭
核心提示:(续上期)田兆麟先生  (六)运劲如抽丝  《太极拳经歌诀六》指出,运若抽丝处处明,《十三势行功心解》也有运劲如抽丝之说,...
  

(续上期)

 

田兆麟先生

 

  (六)运劲如抽丝

  《太极拳经歌诀·六》指出,“运若抽丝处处明”,《十三势行功心解》也有“运劲如抽丝”之说,可见抽丝劲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抽丝劲,又名缠丝劲,亦称螺旋劲,陈式至今一直沿用缠丝劲之名,杨家早先亦用缠丝劲之名,后一般均称抽丝劲。那末,何谓抽丝劲呢?它有没有具体的运劲路线呢?有的。抽丝的意思,并不仅是指缓缓直拉而出,乃是指太极拳的一切动作的运劲,都要旋转出入,如同来复线的螺丝形状一样。而抽丝不外顺抽、逆抽(一名正抽、反抽)两项,出为顺抽,入为逆抽,顺如阳转,逆若阴旋。顺抽,是由足跟至手指之抽;逆抽,是由手指回归足跟之抽。其路线则是交叉而出,交叉而入,即左足右手,右手左足;右足左手,左手右足。顺抽,又称为“开”;逆抽,又称为“合”。太极拳没有一项运劲没有抽丝劲,非一顺一逆,即双顺或双逆;也没有一项运劲,可以离开开合二劲。太极拳架子内劲的运用,虽然不出顺、逆两种抽丝,但是由于其中姿势与方向的关系,则有种种的不同,分类以区别,尚有十种,统称为“十二抽丝”,就是:顺抽、逆抽、左抽、右抽、大抽、小抽、进抽、退抽、里抽、外抽、上抽、下抽。  可以说,太极拳的所有运劲,没有一项不在此十二抽丝之中。如果太极拳没有了抽丝劲,那末,其外形虽走圆形运动,而内中之劲仍为直来直去,也就不可能产生以轻制重的功用。因而抽丝劲是太极拳最基本的动作和运劲路线。需要指出的是,太极拳式中没有一个拳式运用的是十二抽丝中某一项抽丝,而大多表现为几项抽丝的联合运用。先从八法、五步说起。八法是:由掤旋转以变捋,是逆抽丝;由捋旋转以变掤,是顺抽丝。挤为联合之搠劲,是双顺抽丝。按亦为双顺抽丝。采为反方向之挤,亦与捋近似,为双逆抽丝。捌则比较复杂,狭义的捌,如野马分鬃,为顺逆抽丝;广义的挒,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大致用拳、掌、手者,为顺抽丝,用足者为逆抽丝;肘为顺抽丝,靠为顺抽丝。五步是:前进、后退为进、退、顺、逆抽丝;左顾、右盼为左、右、顺、逆抽丝:中定颇为特殊,狭义的中定状态,无抽丝劲可言,而一旦与对手周旋,则可随时运用顺、逆抽丝和不同姿势与方向的左、右、大、小、进、退、里、外、上、下的其他十种抽丝劲。再从拳式举例说明之:

  l、左右揽雀尾是左、大、顺抽丝与右、小、逆抽丝;右、大、顺抽丝与左、小、逆抽丝。

  2、左右野马分鬃,是左、外、顺抽丝与右、里、逆抽丝;右、外、顺抽丝与左、里、逆抽丝。

  3、左右搂膝拗步,是左、上、进、顺抽丝与右、下、退、逆抽丝;右、上、进、顺抽丝与左、下、退、逆抽丝。

  4、左右云手,是左、右顺抽丝。

  5、左右倒撵猴,是进、退、里、外、上、下顺逆抽丝。

  6、转身蹬脚,是双逆抽丝。

  如果能将十二抽丝劲运用纯熟,还可以去掉太极拳习练中易犯的缺点、毛病,如低头、曲项、腆胸、驼背、鼓腰、撅臀、露肩、扬肘、摺胯、撇裆、直膝、歪足等现象。因为在运劲时,若发生上举诸病中之一种,那么,足跟与手指之间的抽丝劲,不但不能圆活顺遂地运行,而且在运行中间非断不可,并还将会出现拳论上批评的“缺陷”、“凸凹”、“断续”现象,也就谈不到有拥劲,无棱角,一动无有不动,节节贯串,以轻制重的功用了。

[NextPage]

 

老照片:田兆麟与董英杰演示对棍

 

  (七)指掌捶手腿足,均有弹性与力度

  太极拳以阴阳学说为核心,讲求阴阳的相分相合,互动互补,最终达到阴阳无偏,和谐融合。它在技击上的“发劲”与“用着”,也是阴阳相济而又互补的。发劲,一般只是将人发出或发倒,并不伤害对方,所谓仆而不伤,为阴;用着,可能伤及对方,而并不将人放出很远,或是使对方倒地,所谓伤而不仆,为阳。发劲属于“四正”(掤、捋、挤、按),用着归于“四隅”(采、挒、肘、靠)。然而,“劲”“着”也与阴阳一样,是互相依存,互动互补,有时也是融为一体,分不出彼此的。劲是着的根本与依托,无劲何能用着;而着又是劲的外化与表现,是劲的补充与运用,无着不能济劲之穷。也就是说“四隅”手是为补救“四正”手,以行沾粘连随之功的。一般说,发劲时不接触对方的胸腹部,只是搭住腕肘部,即将人发放,向后弹跳而出,或是使之向己之身侧前跌,所以只是使对方受到震动而不会受伤;而用着时,除采外都容易受到一些伤痛,所以推手一般不用隅手。而有时则是劲、着不分,融为一体,且须贴进人之胸腹部,如捲劲,必须先以五指按人之胸部,接着以指捲成拳,用钻劲发之,用得快脆,使人不觉,即成冷劲,甚是凶猛厉害,极易伤人,万勿轻试之!听颖嘉二师兄说:有一次健侯太师祖发冷劲,老师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老先生含着眼泪亲自喂药说:“绍先(老师的字),这是没办法的,劲是说不出的,你不尝到滋味是没法领悟的!”

  指、掌、捶、手、腿、足,乃是补助四隅之用,都必须进行专门锻炼,以加强其弹性、力度和硬度,才能成为具有全付武装实力的太极拳,才能克敌致胜,重创强敌于俄顷。因为太极内功到家,以之应付一般对手,自然绰绰有余,但如遇身强力壮、皮厚骨坚之人,尤其有横练功夫和闭口气功之强敌,若指掌捶手腿足未经专练,仍难奏效。因此,从技击着眼,比项专门锻炼势在必行;若只求养生,当然无需乎此了。

[NextPage]

 

孙以昭演示的“右打虎”

 

  (八)发劲训练与手法运用

  关于发劲,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盘架子时练,这是最基本的。盘架子至二三年后,即应心存假想之敌,所谓“无人若有人”,尤其在定势时要学会发劲,意到气到劲到。陈氏太极拳发劲比较明显,杨氏太极拳大架、中架的发劲已趋向隐于内,但有志练太极真功者,在定势时仍要注意发劲。杨氏老架(亦称“小花架”)的发劲虽较陈氏为柔,但仍较明显,其中有不少动作是发二回劲的。至于杨氏太极长拳(亦称“小架”、“快架”)的发劲,不但刚柔相济,迅疾异常,而且还带吐气发声,这是一;杨家秘传“太极八段锦”,则是专门练气、练劲的,一共八段,对于全身的九节,掌拳肘腕肩腰胯膝脚,都有专门的锻炼方法,这是二;可将太极拳37个不同的拳式,逐一单个地进行练习。必须注意的是,练架子时,年轻力壮者可尽量练得低一些,步子大一些,以锻炼基本功,而单练时,步子应小一些,动作应快一些,因为与人交手时,步子不可能大,动作不能慢,要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是三;太极拳中有八种劲别,亦须经常单练,功夫才能上身。这八种劲是:退步跨虎为开劲、提手上势为合劲、白鹤亮翅为提劲、海底针为降劲、搂膝拗步为前进劲、倒撵猴为后退劲、抱虎归山为右转劲、肘底捶为左转劲,这是四:其五非常重要的,是一些太极宗师、大师们有不少关于打手(即推手)、散手发劲的要诀,必须认真学习,仔细领悟。

  澄甫师祖曾说禄禅祖师讲过:“你要给你”、“咋打咋有”、“要哪儿有哪儿”的话。田师常说,健侯太师祖经常对自己说:“打手时打人,要打得对方两脚噔噔作响而弹跳出去,脚跟觉得疼,身上被打处不觉得疼,反而有松快之感才对!”少侯师祖发劲有“五字诀”:“薄、顺、短、脆、远”。发劲时,劲在本体必须要透皮而出,此为“薄”;发劲,气先劲后,要周身一家,上下九节,无丝毫阻滞,此为“顺”;发劲的动作短小,此为“短”:发劲松快,干净利落,直指敌身,无所纠缠,此为“脆”。发劲时意念要远,此为“远”。澄甫师祖认为手臂要如绵裹铁,化劲要松净,放劲要干脆,将欲打人,步须偷进。放劲如摔杯,要摔就摔,要去就去,一有犹豫,不能放出人。并说:向上打,意欲将人击入地中;向远打,意欲将人拍透墙壁。打人要用哼、哈、咳三音,哼音上打,哈音下打,咳音远打。

  陈炎林所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1943年6月由上海国光书局出版,1949年1月再版,此书内容实全为田师所授而为陈所记录的,其中《论劲》一节将沽粘劲、听劲、懂劲、走劲、化劲、引劲、拿劲、发劲、借劲、开劲、合劲、提劲、沉劲等25种劲别、技法分析得精微深入,大有益于推手与技击。并指出,此外尚有拨劲、搓劲、撅劲、卷劲、寸劲、分劲、抖擞劲、折叠劲及擦皮虚临劲等。太极拳之习练与爱好者,可读此书,这里不赘述。

  另外,田师亦常对弟子说劲,今援引数则,以飨读者:

  注意推手时,手不过膝,过即不拿;沾在何处,即在何处沉劲;见劲速出,气沉丹田;用劲如抛物:掤、捋、挤、按,每手中有五个劲,所谓借、化、入、截、沉也;发劲沉且长而震动全身者,其劲刚柔俱备。所谓阴阳相济者也;随曲就伸,人屈则随其屈而放之,人伸,则随其伸而放之;放人时,臂要直,不宜屈。劲在两臂如九曲珠,旋转自如,放人时,即成一大珠。

  上面所引太极名家对于发劲的经典论述,当然对习练太极发劲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然而,发劲要发得好,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有内劲,二是要懂劲。多盘架子,勤练八段锦,经常抖杆子,内劲自会产生,还能不断增长。要懂劲,则还要多推手,除了与老师推,由老师领劲、引劲、喂劲外,与师兄弟推手也非常重要,时长自得沾粘连随之功,如无对手(旧称“相手”),或不常在一起,应经常想像以两臂摸劲,设想对手如何进攻,我用何法解化而反制之,年深日久,亦能懂劲。懂劲后才能愈练愈精,逐渐达到从心所欲,无不如意的地步。还需说明的是,内劲与懂劲,固然有一定标准,但这又都是相对而言的,也是没有止境的,所谓“技高一筹,无如之何”,说的就是此理,练功者能不终身勤勉吗?

[NextPage]

 

  说到手法,先要明确两点,一是“着”与“劲”的关系,上面刚谈过,这里不重复。二是散手亦须粘随,练太极拳如不能粘黏住人,则不要与人动手。至于练手法的步骤,则首先要把架子中每式的用法烂熟于胸。一般手法,以平均每式3种手法计,37个不同拳式,便有111种手法,也颇不算少。如果再加上另一种架子,又可再多几十种手法。接着再练散手的对打套路。陈炎林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载有《散手对打》88式,乃太师祖杨健侯老先生亲授,田师所传。《散手对打》名称、次序如下(单数为上手,双数为下手):

  (1)上步捶、(2)提手上势、(3)上步拦捶、(4)搬捶、(5)上步左靠、(6)右打虎、(7)打左肘、(8)右推、(9)左撇身捶、(10)右靠、(11)撤步左打虎、(12)右撇身捶、(13)提手上势、(14)转身按、(15)折叠撇身捶、(16)搬捶(开势)、(17)横捌手、(18)左换步野马分鬃、(19)右打虎(下势)、(20)转身撤步搌、(21)上步左靠、(22)转身按、(23)双分蹬脚、(24)指裆捶、(25)上步采捌、(26)换步右穿梭、(27)左捌右撇捶、(28)白鹤亮翅蹬脚、(29)左靠、(30)撤步撅臂、(31)转身按、(捋势)、(32)双风灌耳、(33)双按、(34)下势搬捶、(35)单推(右臂)、(36)右搓臂、(37)顺势按、(38)化打右掌、(39)化推、(40)化打右肘、(41)采捌、(42)换步撅、(43)右打虎、(44)转身撤步捋、(45)上步左靠、(46)回挤、(47)双分靠(换步)、(48)转身左靠(换步)、(49)打右肘、(50)转身金鸡独立、(51)退步化、(52)蹬脚、(53)转身上步靠、(54)撅左臂、(55)转身(换步)右分脚、(56)双分右搂膝、(57)转身(换步)左分脚、(58)双分左搂膝、(59)换手右靠、(60)回右靠、(61)上步左揽雀尾、(62)右云手、(63)上步右揽雀尾、(64)左云手、(65)右开(掤势)、(66)侧身撇身捶、(67)上步高探马(下蹬脚)、(68)白鹤亮翅(上闪下套腿)、(69)转身摆莲、(70)左斜飞势、(71)刁手蛇身下势、(72)右斜飞式、(73)左打虎、(74)转身撇身捶、(75)倒撵猴(一)、(76)左闪(上步)、(77)倒撵猴㈡、(78)右闪、(79)倒撵猴(三)扑面、(80)上步七星、(81)海底针、(82)扇通背、(83)手挥琵琶、(84)弯弓射虎、(85)转身单鞭、(86)肘底捶、(87)十字手、(88)抱虎归山。

 

 

孙以昭演示的“转身十字”

 

  2008年《精武》第3、4两期载有田颖嘉二师兄高足姚国钦同志所撰之《杨健侯亲传88式太极散手》,穿黑衣者甲为二师兄长子田秉渊,穿白衣者乙为姚国钦,其中与陈炎林所记录的偶有不同之处,二者皆可以模仿演练。王宗岳《太极拳论》有“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之说,练拳至一定火候,每个拳式用法,已极为熟练,再通过推手,对听劲有所体会。接着就研究如何出手自然松快,如何内劲化发,而太极散手对打正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必修功课和必由之路。它所习练与研究的就是怎样沾粘连随,舍己从人,怎样上下一致,避实就虚,怎样内劲化发,引进落空。其间连接之处,绵绵不断,天衣无缝,实在是散手对打中的逸品,非等闲可比。另外,老武术家沙国政先生于1980年整理出版了《太极拳对练》小册子,自称在陈炎林所薯“散手对打”的基础上,“综合了陈、杨、孙、吴等各式太极拳的特点,充实了技术内容,整理成了这套太极对练”,亦可资参考。

  往后一步,则是不讲套路、着法,随机而击发的散手,全视对手的招术、劲路而定,转换快捷,富于变化,使人有莫测之感。试举一例以说明之:如人以右拳击己之胸部,己可稍左侧身,以左手勾化彼之右拳,即以己右拳回击其胸部,若彼后撤,己则稍上步以右勾手上击其下颏,若彼再后化,己则以勾手之食、中二指之中节点击其喉结,若彼再后往后闪化,己可顺手下沉以右肩靠之。再下苦功修炼,最后才能达到炉火纯青、阶及神明的地步,也就是“撒去满身皆是手”了!这时,全身气、劲充盈,步法圆活轻灵,见招破招,见,式打式,直来横击,横来直发,化中有打,打中有化,即化即打,即打即化,不但做到节节贯串,周身均能发人,而且幅度极小,力量极大,已臻至无圈之境,须臾之间,即可制胜于人。然而这并不是每个练太极功者都能达到的,它必须一有明师传授,二下苦功锻炼,三具天资悟性,四有相手切磋,四者缺一不可。这就难乎其难,我辈只能心向往之,百倍努力练功,终身不懈了!

  以上所论太极拳的功法要领,第一点松圆正沉轻是圭臬;第二点精气神是修养;第三点关于腰脚是要法;第四点周身一家、内外合一是造诣;第五点八法五步是结构;第六点抽丝劲是路线;第七点指掌捶手腿足是训练;第八点发劲与手法是运用。就强身与技击来说,自然是强身为体,技击为用。但是太极拳的功法中却也有体有用,体用结合,那就是:圭臬、修养、要法、造诣为体,结构、路线、训练、运用为用。而其中第一点圭臬,第二点修养,为体之体;第三点要法,第四点造诣,为体之用;第五点结构,第六点路线,为用之体;第七点训练,第八点运用,为用之用。由于太极拳的功法是为其阐述理论服务的,而且又将功法的八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功法体用兼备,强身与技击紧密相连,融合无间,相得益彰,已达到相当完美的地步。(全文完)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664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