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三三拳谱》考证形意门始祖 姬龙凤不是兄弟俩(正文)

《三三拳谱》考证形意门始祖 姬龙凤不是兄弟俩

2011-02-26   武魂
  

 

  长久以来,心意、形意门其始祖是姬龙凤一人?还是姬龙、姬凤兄弟二人?两种说法均有源头,其出处考证如下:

  一、“姬龙”“姬凤”说法的出处

  “姬龙、姬凤”说,从公开出版文献来看,出处主要有二:

  1、李天骥、李德印的《形意拳术》(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年2月版)中原文:“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河南进士王自诚在所著《拳论质疑序》序载:(武艺)之类不同也,他端亦不知创自何人,惟此六合拳者,传自山西龙、凤;二老师乃明末时代人也,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

  还是这本书所说: “…晚清拳谱《心意拳原委考》也记载着:‘查此拳出于姬氏二人,一名姬龙,一名姬凤,系山西蒲州人也,家居均村,习艺有年,然前代远年,湮久无所考’”。

  2、 “国际宋氏形意拳总会”在网上贴的孙业民的《形意拳简介》一文中说: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王自诚在所撰《拳论置疑序》序载:“……?此六合拳者,传自山西龙、凤;二老师乃明末时代人也,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

  还是孙业民的这篇文章:“早期拳论起源之重要文献《心意拳自来》中载:? 查此拳出自姬姓弟兄二人,一名姬龙、一名姬凤,系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家住均村;二师以前,代远年湮,究无所考;惟二夫子留此谱论,传于习武君子。”?

  关于第一个出处,笔者向《形意拳术》作者之一的李天骥先生求证时,李先生已经去世,只在电话中找到另一位作者李德印教授。当询问书中所提资料的来历和下落时,李教授回答非常实在和明确:这书是我叔叔(李天骥)写的,只是挂上了我的名,拳谱情况、来历及下落一概不知,也无从回答疑问。

  后笔者曾与童旭东先生聊及此事,童提到在李(天骥)先生去世前一个月,童先生曾有事在李先生府上求教,当时李先生说,我这一箱资料你随便使用。但此事尚未来得及立即做,李先生就离世了。从此李先生说的那一箱资料的下落,也就茫然了。余曾遐想是否答案就在此箱中呢?但愿以后与这箱资料能有缘再会。

  关于第二个出处,笔者与孙业民先生核对的结果是:文中的“置疑”是笔误,应该是“质疑”。孙业民先生的依据,是一位籍贯为武汉市的同事所赠,为民国时期武汉国术馆(笔者注:大约是“武汉国术馆”,记不清了,不敢肯定)出版的《心意拳术》一书,中有《心意拳原委考》和《拳论质疑序》等内容。孙先生答应日后可以一示,因故一直未有机会。笔者也托其他朋友寻求此书,但迄今了无所得。

  二、“姬龙凤”的出处

  1. 《三三拳谱》

  民国时期,唐豪先生《行健斋随笔形意拳鼻祖与谱》一书中记载他游陈沟时,在陈春元家见有陈鑫手录《三三拳谱》一册,谱有《六合十大要序》一篇,其序中云:“……六合出于山西龙凤姬先生。先生,明末人也。精枪法,人呼为神。……”

  2、河南马学礼传人传谱

  如唐毓堃、马文星先生藏谱《心意六合拳谱论》,《谱论》中曰:“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居住均村,姓姬名宏、字龙凤老先生,留下谱论,传于习武君子,钻心玩味,以思其理……惟此六合拳者,则出于山西龙凤姬先生……”

  就笔者所见,河南各心意传人传谱中,凡有这个《十法摘要》(或《拳论质疑序》等)者,内容基本都是如此。安徽等地传人传谱亦大同小异。买壮图先生传山西范家传谱中,虽然将姬公归于回族,名字为 “寿云”等,但也是一人而不是兄弟两人。

  3.山西戴系传人传谱

  戴系传人流传的《六合拳经序》中有:“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风,生于明末国初,为蒲东诸冯人氏,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虽然用字有别,但还是个人而不是兄弟两人。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8213.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