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赛事聚焦 > 西部纪行(正文)

西部纪行

2010-01-15   中华武术   吴雅楠
  

 

  20091129123,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中国武术专家团西部行活动在甘肃省兰州市及定西市展开。专家团中有我国非常著名的武术老前辈夏柏华老师、杨式太极拳传人崔仲三老师、吴式太极拳传人刘伟老师、首都体院副教授杨静老师。为了使竞技武术更贴近群众.中心特别选派了我和北京武术队优秀太极拳运动员李昕豫。专家团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普及太极拳在西北地区的开展、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水平。由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援助、赠送训练器材和场地为西北地区武术及全民健身提供技术和硬件上的帮助。

   
  
这种教学及推广太极拳的活动是我第一次参与,能够与武术界资深老师们同行,让我获益匪浅。

   
  
这次活动让我有幸与我国几位著名的太极拳老师结识,从他们身上表现了太极拳的从容、淡定,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教学方
法深入浅出、灵活多变,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知,更让我看到了自己与老师的巨大差距。短短四天,仿佛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我有机会看到了真正的更为丰富的武术。作为运动员,我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训练、比赛和拿金牌上,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通过此次和诸多老师一起的西部之行,我了解到竞技武术仅仅是武术的一种形式,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绝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要通过竞技武术的精彩效果去更好、更广地发扬武术,影响更多的人,让他们爱上并从事武术运动。传承武术,要传承武术内在的精神和文化,让武术成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体育健身活动,服务于老百姓。

   
  
目前,武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开展最为广泛、练习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爱好者,这是中国几代武术人努力的成果。到了我们这一代,更要有承上启下的意识、优秀运动员是向武术爱好者展示武术的最好平台。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太极拳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影响和魅力,还看到有许多年轻人也加入到了练习太极拳的队伍当中。这充分说明太极拳在健身养生方面的功效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

   
  
因为我的影响.我的父母也都在公园里练太极拳,我时常会利用周末的空闲陪他们锻炼。很多老年人包括我的父母都会告诉我他们练得膝盖疼,这让我非常不解,我一直以为是他们大腿力量不够,支撑不住身体又长时间练习造成的,等功力提高后就会缓解。可有的人会越来越严重,最终无法再练习。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几位老师也就这个问题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解决方法。通过长时间和太极拳爱好者的交流以及此次活动得到的启发.我深有感触:很多老年人过度的追求功力和动作的表现力,最终往往因此受伤。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我们练太极拳的目的是什么?参加比赛?成为大师?还是为了锻炼身体、预防疾病?我觉得广大的太极拳习练者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应该还是健身,特别是中老年朋友,还可以通过锻炼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天以解除儿女不在身边或者退休在家的寂寞。所以,在锻炼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注意动作的方法和劲力的表现,注意呼吸的吐纳和意念的修炼,而不是追求蹲得更低、腿控得更高。

   
  
为了武术更好的发展,为了让太极拳带给人们更多的健康和快乐,我以一名运动员的身份建议各省市的专业队队员应负起我们对社会的责任,用我们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多走进基层、走进老百姓,多为需要我们的人服务。这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帮助、对太极拳事业的责任,也是对自己的提高和完善。

   
  
很感谢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调派我参加了本次活动,也感谢专家组的各位老师,他们不求回报、毫无保留的教诲和指导教会了我很多太极拳理论知识、丰富了我太极拳教学的方式、方法.让我明白了从事武术的目的,也让我思考了今后努力的道路和方向。

   
  
希望我还有机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当我看到太极拳爱好者因为我的帮助而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脸上绽开微笑的时候,我的心里有满满的满足。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6173.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