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武林宗师苌乃周系列”之二 海纳百川终成“盖世英雄”(正文)

“武林宗师苌乃周系列”之二 海纳百川终成“盖世英雄”

2009-08-10   大河报   姚伟文
  
首席记者姚伟文图

  两年前,一位叫于志钧的老人语出惊人:“李连杰是花架子,李小龙是亡命徒。”他认为“二李”都不能代表中国武学。

  这位70多岁的老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意弱化武术的技击性,提高表演性,使武术变成了“武舞”、“武蹈”。在他看来,武术队追求高、难、新、美,是一种体操,打旋子,劈叉,在技击的有效性上还不如过去的京剧演员。

  但这位语出惊人的于先生,对一种叫“桓侯八枪”的枪术却是极力推崇。他曾于四十多岁、六十多岁时两次学练“桓侯八枪”,多次用此枪术与大陆、台湾的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太极枪高手较量,始终感觉“这枪法好使”,往往甫一交手,双方搭上杆子,就一枪刺中对方。

  此技屡试不爽,于先生并不认为自己枪术有多大功夫,实在是“桓侯八枪属枪法的上乘,堪称绝艺!”“枪法之妙,非数千年的战斗积淀是不可想象的。”后来他将“桓侯八枪”整理出书,由于认为这种枪法神妙无比,他“不敢稍许改动,尽量保持原貌,对原文字不敢更动一字”。

  于志钧先生说话立论鲜明,但绝非大言欺人之辈。他是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退休的信息管理学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幼喜武,9岁学暴打暴上搓脚、翻子等外家功夫,在火成岩的山上练习,每个月踢碎一双鞋,很快能在地面一搓一个坑,把同学打得鬼哭狼嚎。随后他习练10年形意拳,考入清华大学后又拜太极拳大师吴图南为师,至今已有六十年的武功修为。

  于志钧自言他的“桓侯八枪”学于原林业部政治部主任胡复生先生,而胡复生学自河南新郑林锦店村曹毓松——苌乃周的第四代传人。

  这“桓侯八枪”被识者视为绝艺,瑰宝,但其实只是苌乃周枪法套路中的一种。据荥阳市苌家拳研究会秘书长陈万卿先生介绍,苌乃周的枪术是虎牢关张八所传,相传张八在关帝庙得张飞梦中传授,因此得名桓侯枪(张飞封桓侯)。苌乃周得此术后,不断发展完善,创造出《四枪》、《八枪》、《六零奇枪》、《飞云八势》、《马上枪》、《十七枪》、《二十一名枪》、《二十八枪》、《锁枪》、《三十六枪》、《张夫子蛇矛》等单练、对练套路,另有《单剑对枪》、《双剑对枪》等枪剑对练套路。

  这还只是枪法,苌乃周所创拳法、棒法、剑法、刀法等也是丰富而神妙。而这些,并不是苌乃周最为重要的成就,他的武学之核心是“中气论”,此理论融合易理、医理、拳理,“练气之术”,纵横开阖之妙,均发前人之未发。

  苌乃周“从师四十余年”,即使年近六十,威名震动天下之时,仍在向别人学习,这种坚毅和虚心,使他终于海纳百川,创造了自己博大精深、特色独具的武学体系——“苌家拳”。

  【转宜多师卓然成家】

  苌乃周“成童(约十五六岁)嗜武”,但习武生涯并不顺利,他学到了一些汜水一带流传的武术套路,但由于没得名师指点,拳理未明,深感“劳而罔功”,如同在黑暗中摸索。

  大约那时候高手都讲究“藏而不露”,如苌乃周后来感叹:“嗟乎!人知之未必果高,而高者不求人知,且唯恐人知。”因此,寻访名师并非易事。对武学的热爱和执著,促使苌乃周四方求师,排疑解难。十年后,已经二十五六岁的苌乃周遇到了洛阳人阎圣道,得其“指点一二,颇觉进益”。

  阎圣道其人其事,几乎湮灭于史籍,其身份有多种说法,民国时期的陈泮岭认为他是少林派。陈泮岭曾任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河南国术馆馆长,他对苌家拳推崇备至,评其为“大中至正之学”,为“国术之圭臬”,认为苌家拳集少林、武当、峨眉之大成,而起少林渊源,即为从阎圣道所学的罗汉拳。此外,学者徐震认为阎圣道是形意拳高手,也有人认为他是武当派高手。

  但在苌乃周本人的记述中,没有说明从阎圣道那里学到的是什么拳法、套路,大约应该是在拳理上得到高明之士的指点,使他有豁然开朗、登堂入室之感,因此终生难忘。

  武学之路漫漫,又过了十年,苌乃周学到“字拳四十法”,这是一套实用的拳法,但从何人学来,苌乃周没有记述,如今已不得而知。

  苌乃周的剑术学自“古随(大约是今湖北随州)”王新象。王新象“诸艺兼通,尤精于剑,珍重藏抱二十有余年矣,弗肯轻露”,苌乃周上门求教,诚意打动王新象,两人情趣相投,枪剑交换,并共创“以剑对枪”、“以枪对剑”的套路,“合之编为六十五势”。

  苌乃周学得“猿猴棒法”之事,最有传奇色彩。陈泮岭《苌家拳之源流考》中说,峨眉派的梁道人武艺高明,一时称为神手。当时汜水县有人到四川“旅游”,梁道人对他说:“洛臣(苌乃周字洛臣),吾友也,吾有拳数势,可传汝,汝归传之。”说来奇怪,那人本不会拳术,跟着梁道人却一学就会,过目不忘。从四川回来后,那人“归以傲洛臣”,向他演练,苌乃周“默识之”,而那个人从此不再练这个套路。

  这个“捎拳”的说法,有点玄虚。其实苌乃周《二十四势猿猴棒谱序》中,对此事记述得很详细,大约陈泮岭没能看到这个资料,采用了民间传说。

  按照苌乃周的记述,“猿猴棒”不是“捎”来的,而是“送”来的。乾隆二十一年九月初九,苌乃周在家中与武友禹鸿起饮酒赏菊,家童突然过来禀报,说门外有义士求见。苌乃周听说,忙出来相见,问来客要到何处去,那人答道:“天下访道。”苌乃周见来人言语不凡,忙请进屋内,“以酒敬之”,询问姓名,来客自言姓梁名道,四川人。那人果然不凡,“谈文,无所不通;论武,精于枪锤(锤即拳)”。当日天色已晚,苌乃周殷勤留客住下。

  第二天一早,他们在院子里演练拳术,那人“果为奇手”。随后,梁道取过棒来,演练了一套“猿猴棒法”。不会的看热闹,会的看门道,苌乃周看着客人演练,越看越惊,越看越高兴,“其中三尖照到,老少随和,刚柔相济,阴阳相生,忽大忽小,忽长忽短,内气外形,贯通合一,婉转妙用,皆合法律。”

  苌乃周看得心中大悦,深有所感,知道其中隐藏着上乘的武学原理,不禁喟然叹曰:“此有道之棒也,愿学之!”于是梁道倾心相授,并将棒谱赠送给他。

  过了十几天,梁道要告辞而去,苌乃周再三苦留不住,无奈只得赠路费为他送行。

  有高人上门“送艺”,不能不说是一段奇遇。大约苌乃周到处求艺,好学之名传扬开来,而其品德声望得到广泛的认可,才会有这样的好事送上门来。

  苌乃周“成童嗜武”,在兴趣的支撑下,多年苦苦摸索,潜心钻研,真攻实练,而又虚怀若谷,“从师四十余年”,周游四方,遍交高手,“闻见即广,学乃大成”。

  但苌乃周的过人之处更在于,他并不墨守成规,以学得前人所创上乘功夫为满足。在武学上他表现出超出一般人的天纵之才,往往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在前人的武学中发现问题,以自己的武学理念修改、完善,并多有创造。而他家学渊源,文化素养深厚,文笔流畅生动,因此能将自己平生的经验和研究诉诸文字,留下极为丰富的武学书籍。

[NextPage]


  【天纵武才著述丰厚】

  苌乃周对武学有着纯粹的兴趣,他习武毫无功利之心,醉心于研究武学之道,加上有着过人的天分,因此多所创造。

  他学得“字拳四十法”后,觉得不够完满,自己又创三十法,积为七十法。后来又觉得过于繁多,不便记忆,又精炼为二十四式。分别命名,指示窍门,使人易于学习。

  《二十四大势拳》(俗名《二十四战拳》、《二十四大战拳》)是他童年时就听说的名拳,看别人练习,觉得十分完美,“趋慕者久之”。后来他完整地学到这套拳法,倍加欣赏。但习练熟了,细心体会,发现这套拳“气微不贯,身微不顺,理颇欠明,窍颇欠的(意为窍门描述不准确),转茫乎靡所适从”。于是,他别出心裁,别开生面,其时正当盛夏,挥汗如雨,“弗顾也”。但草创未几,拳谱不慎遗失,令他非常遗憾。后来偶然灵感再现,“不数日而解数俱备”,创出新的《二十四大势拳》,“其力大,其功全,其诀真,其法活,既能大,又能小,既能小,又能大,大小不拘,浑然一气”。

  在完善传统套路的基础上,他融会贯通,斟酌损益,创出上中下《二十四式拳》。其中《中二十四式拳》又称“青龙出海拳”,俗称“中盘锤”,后来成为苌家拳重要的拳术套路,是修炼苌家拳的初学阶梯。此拳熔外形、内气于一炉,蕴技击、套路为一体,可谓体用兼修,攻防一体。演练此拳,要求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静如处子,动若惊龙,忽大忽小,忽高忽低。该拳阴阳相生,刚柔相济,其柔如春风摆柳,其刚则如电闪雷鸣。

  《上二十四式拳》俗称“上盘锤”、“天盘锤”,要求高而不显其高,拳势多起纵飞舞。《下二十四式拳》俗称“下盘锤”、“地盘锤”,多地盘滚伏,要求低而不显其低。上中下《二十四式拳》,中为正,上下为奇,正奇相配,妙用无穷。

  此外,苌乃周所改造或创造的拳术套路还有《猿猴拳》、《之字拳》、《大罗汉拳》、《黑虎拳》、《白虎拳》,等等。

  汜水县一带的武功,本以枪技最为有名,“汜邑枪法驰名,外来方技多不敢与之比试”。苌乃周幼年即倾慕张八之“神枪二十一式”,“冀习一二,即可满志”。但虽身在汜水,学此技艺也非易事,他曾到处寻访,难觅其踪迹。20多岁后,他终于学得《二十一名枪》,却很失望,因为他发现这套枪法问题多多,名不副实,满腔的热望变为失落。后来,他静心揣摩,加以改进,“易宽为窄,易斜为正,易远为近”,整套枪法变得生动实用起来。

  此后经年,他进一步仔细阅读枪法的解说,发现缺略了不少东西,致使枪法的脉络不够贯通,他便苦苦寻求完善之法。后来,苌乃周被河南巡抚徐绩聘为巡抚部院武术教师,与同僚、南阳人王守一结为好友。王守一也是文武兼备的武学奇才,苌乃周遂与之共同排疑解难,深研身法、步法、手法、指法,无不全备,共同创编出《三十六枪》(又称《桓侯枪》、《三十六名枪》)。于志钧先生所习练之《桓侯八枪》,即是这套枪法的简编套路。

  苌乃周所创造的这些武功套路,“一洗江湖花样,而惟求坚实锐勇,步步有法,势势得力”,讲究的是一招制敌、一招杀敌。更难得的是,苌乃周的武学理论完善,“集易理、拳理、医理之大成;体系完备,熔内气、外形、技法于一炉。”至晚年,他的武学已成蔚为大观。

  “其于武术,盖天纵也。如庖丁治牛,师旷治音,扁鹊治病……李杜之于诗,韩欧之于文。”清嘉庆进士、户部右侍郎毛树棠在其《苌洛臣先生传》中如此感叹。现在武术史家葛廷贵则认为:“苌乃周为我国武术史上旷古罕见之通才。”

  苌乃周的武功,也因这些创造性的武学发现,达到极高的境界,“天下驰名,枪、锏、锤、棒、春秋刀俱精妙入神”。因名声远扬,很多人找上门来要与他较量,但苌乃周很少与人动手,他的武功,讲究的是一招杀敌,真的动起手来,即便不杀人,也会得罪人。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他一般都想办法显示功力,令来人知难而退。“山东、直隶世产英杰,其来访也,皆折服膜拜而去。”

  由于“生当乾隆年间,其时中原承平,英雄无用武之地”,苌乃周虽“素蓄大志”,却并没有留下辉煌功业,“竟以岁贡士终于陇亩”。但他的武学实战性强,不仅适合单练,也适合军队训练,因此也受到当政者的重视,河南两任巡抚徐绩、荣柱都聘他为巡抚部院武术教师,对他“甚礼敬之”,荣柱曾亲笔赠匾“名齐俊及”。苌乃周去世时,徐绩已调走多年,闻讯仍吊赠以诗:“南游楚蜀西游秦,不见成皋苌洛臣。回首梁垣都是梦,满门桃李竟如神。拳师武穆根源正,枪接桓侯衣钵真。盖世英雄今缈矣,升堂入室有三人。”

  “升堂入室有三人”说的是苌乃周的三位著名徒弟,苌乃周不但在武学上多有创造,他还是位高明的老师,带出众多技击水平出神入化的弟子。

  苌乃周画像。为内袍外甲,左拳右掌文武像。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514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