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1月14日,波兰选手巴尔托什·普法伊费尔在男子剑术比赛中。当日,在北京举行的“好运北京”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套路比赛进行了5个项目的角逐。新华社记者李勇摄

2008年7月8日,在印度南部城市海得拉巴的一所学校内,几名女学生在练习中国武术。该校内10岁至16岁的学生在上学期间,每周都进行武术学习。 新华社/路透
比武擂台上的多样面孔
刀光剑影,飞腾翻滚,十八般武艺一齐上阵……近日,在中国武当山下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大会上,来自世界6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武术运动员以武会友,比试高下。记者置身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洋教练”“洋弟子”们对中华武术的迷恋和热爱。
休息室里,许多身着各色中国武衣的外国武术运动员们正摩拳擦掌,擦亮兵器,紧张地为比赛做着最后的准备。
菲力·撒布瑞娜来自意大利武术联会,她研习武当武术已有10年,并在意大利和中国获得多块奖牌,此次的参赛项目是太极剑。她说,自己练了10年的跆拳道后又改学了中国武术。“我发现中国武术及文化对人的身心更有帮助,可使心境更加平和,更好地融入自然。武术是无止境的,我会一直坚持学下去。”
除参赛选手外,总能看到一些外国教练为本队队员前后张罗,忙得不亦乐乎。意大利武术联会教练58岁的曼卡·吉安卡拉早年在中国拜师学艺,已有近40年的“武龄”。回国后开了武馆,教当地人武当内家拳、少林拳和螳螂拳等,至今已有约1500名学生。这次他带了30个徒弟前来比武。
看到自己曾经的中国师傅--一位武当武术传人,他赶紧俯身三叩首,又让自己的徒弟们一一拜见,虔诚求教,对武术近乎宗教式的崇拜溢于言表。“中国是武术的故乡,我痴迷中国武术,因为其注重对人身心的调养,习武者可通过刻苦训练,找到人体内部的一种平衡。人们也可通过武术磨练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
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已开始学习中国武术,中国武馆及武术弟子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十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武当武术传人岳武介绍,近年来武当拳法研究会接待了近30个国家的武术爱好者,很多外国人不远万里到中国寻根,许多都是组团前来,常驻学习。“剑桥大学去年一年就来了100多名教授和学生,他们被东方文化的魅力所折服,认为太极是‘东方的哲学’‘东方的芭蕾’。”
2004年11月13日,八岁的王言小朋友在认真学习跆拳道。新华社记者马毅敏摄

2004年11月13日,教练刘学武(中)耐心指导学习跆拳道的孩子们。日前,山西省首家较高档次的县级跆拳道训练馆在山西省洪洞县落成,首批报名学员达60人,年龄从6岁到20岁不等。 新华社记者马毅敏摄
[NextPage]
中国武术的现代悲歌
与武术走出国门,为世界所认同相比,武术在国内的推广却日渐式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跆拳道在中国各大城市的风靡和年轻一代的趋之若骛,更让“国粹”武术的身影显得尤为落寞。
武汉市武昌区居民张晨说,现在一提起练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跆拳道。在韩国,跆拳道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而中国武术的教育普及却很差。中小学都没有武术课,有的大学虽开设了太极拳课程,但其参与性与教学影响很差,没有展现武术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学生不爱练。
“现在仅能在公园广场看到打太极拳的老人,人们对传统武术仍然停留在武侠小说、动作片及几个武打明星的认识上。一些人虽然很想学武术,却苦于找不到武馆和好的老师,大家对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认知很少。”
带团前来参加此次武术大会的武术教练邓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在湖北省武术队学习,后出走日本执教,并成立自己的武术协会,目前在日本有100多名弟子。他告诉记者,日本人对中国武术很感兴趣,许多职场人士下班以后就来学习,反倒是中国人,练了一两次就走了,坚持不下来。“一些中国人对我们自己的武术文化并不重视。”
在此届武术大会上,记者也发现,观看比赛的中国人并不多,许多人还没看一半就已离场,甚至出现了运动员比观众还多的冷清场面。
武术“失宠”的背后,关于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也日渐凸显。据了解,前几年武当山常驻学员还有3000多人,现在仅剩500多人,而他们才有可能是武当武术的日后传人。
为何武术“失宠”跆拳道“盛行”?专家认为,跆拳道兼具健身、教育和东方文化内涵,简单易学,款式新颖,以统一的标准推广,易于被人们所接受。而武术则套路复杂,感觉陈旧,给人晦涩难懂的印象,所以影响了学习兴趣。
袁理敏认为,现在国内对武术的宣传还远远不够。媒体上除了一些功夫电影、电视外,有关真正武术的介绍很少,这让人们产生了武术“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误解。民间武术传人或武术团体由于武术内敛含蓄的特性、资金缺乏、势单力薄等多种因素,只被动接受国外邀请或在本地传承武术,自己却很少主动到其他各大城市推广。
此外,在训练方式及环境上,跆拳道也比武术显得更加灵活、具有特色,因而易被大众接受。一些家长表示,跆拳道的道服、绶带仪式、礼仪等都很有特色和新鲜感,活动环境比较舒适,孩子长期学习还能体会到升级升段的乐趣。“武术练起来太累、太枯燥,一上来就让扎马步,练上三年可能连门都没进呢,孩子在学习中得不到乐趣,没有成就感,不喜欢练。”
[NextPage]
武术的“时尚”之路
“武术其实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神秘莫测’‘高深难懂’,它也像跆拳道、瑜伽一样,是种养生健体的方式,符合当前人们追求健康的时代潮流。只有让武术真正走近百姓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推广它,”武术传人们说。
作为武当武术传人代表的袁理敏首次参加了此次世界传统武术大会,而他和其他武当弟子在湖北大学拟建的武当武术特色班也即将开班。“以前我们是不主张参加外界活动的,因为道家注重自身的修炼。但现在为了武当武术更大范围内推广,我们也需要适当改变。要让更多人明白武术也是种养身健体的方式,只有改变观念才能让武术走向时尚。”
岳武告诉记者,目前武当山下已有20余家武术馆校,为当地百姓教授武当武术和养生功法。他所创办的柳林武功院也已开办9年,吸引了国内外8000多名武术爱好者前来学习。
近年来,武当拳法研究会积极倡导武术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在全市城区建立了9个辅导站,为当地约5000名武术爱好者普及武术理论及拳法、剑术、刀术、养生功法等。
研究会还从2002年起在市区5所大学里建立武术团体,引来大批大学生前来学艺。此次世界传统武术大会上万人太极表演中的2000多名演员就是当地郧阳医学院武术协会的大学生。
为了让武术能得到更广泛传播,岳武还创办了武当武术功夫网,武术知识介绍、武当功夫视频、武术论坛、岳武在线等专栏应有尽有。在闲暇之余,岳武还创作撰写了武当武术类文章和论著50余篇,并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审定发行了一系列武术教学光盘。
岳武说:“21世纪是健康、和谐的世纪,这与中华武术‘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学习武术符合人们追求健康的时代潮流。只有让武术亲近百姓,才能更好地推广它。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魏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