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三晋武林高手解密现代江湖(正文)

三晋武林高手解密现代江湖

2008-09-08   网络
  

他们自幼习武,此生不辍;他们一生授拳,分文不取;他们的功夫高深莫测,刀、枪、剑……十八般兵器在他们手里一通百通;他们是百姓眼中神秘的武林高人。1998年4月17日,国家向民间武林人士授予段位,对他们为传统武术做出的贡献予以肯定。山西作为武术大省,高段位武林人士有三十余位。在授段近十年后的今天,本报记者寻访了其中5位,探访他们走过的武术人生。

  1956年,国家体委以杨氏太极拳架为蓝本,编写了“24式简化太极拳”在全国推广,从此,杨氏太极拳在我国广为流传。杨振铎是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今年82岁,国家武术八段,数十次获得太极拳各类赛事金奖。1995年,国家体委授予其“中华武术百杰”称号。他弘扬“天下太极是一家”观念, 希望能让“陈杨武吴孙”五大门派太极拳共同发扬光大。杨振铎现人选国家体育总局特授荣誉社会体育指导员、山西省武协副主席、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会长,省体育总会委员。


  杨振铎 他接过“武林至尊”金匾

  杨振铎是记者此次寻访的武林高人之首。

  电话联系后,4月9日下午3时,记者前往太原市坞城路杨府拜访。

  杨振铎与夫人均已年过八旬,正在忙着收拾打包,准备4天后搬家。在凌乱的家中,记者眼前的太极名家身形高大,体态较胖,带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在堆满各种奖杯、奖章、太极图谱的书房里,杨老辟出一块地方,宾主落座后,他开始讲述。

  辉煌再现

  杨氏太极久扬海外

  明末清初,杨振铎的曾祖父杨露蝉创造了杨氏太极拳,从此杨家人以教拳为生。生在这样的世家,学拳成了天经地义的事。6岁开始,杨振铎在母亲的监督下被强制要求学拳。练拳任务很重,每晚必须练够两个小时,走完85式。“为了早些上床睡觉,我练得很快,25分钟的规定套路,我用15分钟走一趟。”母亲虽未学过拳,但她看得懂,手中的鸡毛掸子狠狠抽来。

  稍长,练拳成了杨振铎生活的一部分,他也渐渐明白了母亲的苦心,“是杨家人就得练好太极拳”。此时练拳,他下了苦功,经常练得蹲下起不来,晚上睡觉时连脱衣服的力气也没有。

  解放后,杨振铎成了阳泉矿务局的一名财会人员。虽未以拳为生,但从未间断习武。直到1961年12月10日,他在上海进行了一次公开表演,之后,授拳才成为他的职业。

  1961年12月10日晚,杨振铎表演的杨氏太极拳功架规范、拳姿飘逸,台下观众手持其父拳照,边看边对照动作,如痴如醉,一式打毕,掌声四起。解放日报评价其“颇有乃父遗风”,达到了杨氏太极拳“外表柔若无骨,内里坚如钢铁”境界。

  返晋后,杨振铎被调入山西省人事局,专向省级领导授拳。

  1971年后,杨振铎将太原市迎泽公园藏经楼定为自己的义务授拳点,寒来暑往,从未中断。其间成立协会,会员遍布全国,达3万人之多。

  1985年,杨振铎首次出国授拳,在新加坡一呆就是半年。此后十年,他的授拳足迹遍及欧美等国,太极拳在40多个国家风行,杨振铎备受推崇。1986年,40多位美国友人前来太原学拳。在某酒店的会议室,杨振铎刚一上台,向大家行抱拳礼后,40多人齐刷刷下跪,行磕头大礼。

  1996年,美国圣安东尼奥市授予杨振铎名誉市长称号;1998、1999年,特洛伊市市长两次向杨振铎赠送该城金钥匙。1998年,杨氏太极拳协会在美国西雅图成立,现有会员两千多人。

  “曾祖父创造了太极拳,父亲定型,我认为自己对太极拳的贡献在于向海内外传播”。2004年传统杨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上,香港习武人士将“武林至尊”金匾奉上。

  绝招出击

  太极拳就是要将对方牵着走

  谈起绝招,杨老笑了:“习武之人,对绝招的概念与门外人的观点不一样,绝招并非制胜法宝,也没有影视作品中宣传的一招克敌之法。”

  语音未落,杨老猛然起身,一招太极云手,抬起小臂,紧接着又一个白鹤亮翅。转瞬间,一位八旬老者周身精气十足,目光如炬,和蔼之态也立时无影无踪。记者还在愣神,杨老已伸左手卡住记者左手腕,顺势一带,右手一按,记者被反剪,动弹不得。“太极绝不是软,而在于内劲,太极绝招即是化解对方力量,令对方转移重心,将对方牵着走。让自己转背为顺,推手时顺为原则,方为大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热爱太极的人士,杨老强调,一定要按规矩来,按要领去做。“要跟着明白的师傅学”,基本要领全是经验结晶,练习者在掌握的基础上应多实践,逐步提高。

 

[1] [2] [3] 下一页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380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