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寻访功夫江湖.国内篇(正文)

寻访功夫江湖.国内篇

2008-09-08   网络
  

名山古刹不见武林高手

  新闻背景

  日前有南京媒体报道:3名江苏无锡小学六年级学生,被周星驰电影《功夫》中的武打片段吸引,竟留下一封信后离家出走,称要到河南少林寺学武。

  当年电影《少林寺》上映后,许多迷恋武术的孩子也曾离家出走投奔少林寺。其实对于许多当年痴迷《少林寺》而如今已过中年、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们来说,今年年初这又一轮功夫热潮倒是重新触动了长时期萦绕在他们心头的疑问——武侠小说中神奇的功夫大师和那让人热血沸腾的功夫江湖真的存在吗?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探访,了解到现代“江湖”的另一番真实面貌。

  功夫江湖.高手

  武学圣地不见高人

  很多著名门派的掌门人少有实战能力

  经过若干年的武侠文化熏陶,功夫高人多隐居在名山古刹已经成了人们头脑中自然而然的想法。可就在不久前,京城某著名杂志社派数名记者分赴各名山大川、武学圣地,拜访了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总教练、少林寺的第30代方丈、武当等内家拳门派的掌门人,但结局令他们有些失落——据该杂志介绍:“在少林寺,在武当山,在陈家沟,在青城山,我们见不到金庸笔下深入人心的颠僧、狂道、隐侠和剑仙,满眼所见的是比自己更寻常、无奇的人物……武侠、功夫和江湖,这是虚虚实实世代相传的神话,却永远有人愿意相信它。”

  那么是不是这些记者探访的还不够全面呢?记者采访了曾任《武魂》杂志主编的魏珉(蓝石)先生,他从1989年到1993年期间曾走遍名山古刹寻找传说中的高人,“我走访了山西、广东、江西、湖北、甘肃、河南、山东、四川……武当、青城、崂山都去过了,甚至还到日本拜会了少林拳法联盟,但结果令人失望。”魏珉说:“我拜访到的很多武术家都是一些著名门派的掌门人,论名气、理论在民间可谓一流,但多为‘说故事’——讲述自己或者祖师爷如何如何厉害,哪年曾经打败过某人。他们多是手捧祖宗拳谱讲道,少有常人想像中的实战能力。”

  武术需要不断交流

  在深山老林里闭门造车不可能出功夫高人

  对于这一现象,著名大成拳家王选杰先生曾说,中国武术是在千百年来冷兵器战争中,身经百战的幸存者总结出的战场生存之道,并不产生在庙宇和寺观中。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人们的生死肉搏经验越来越少,功夫大家也极难产生。经常组织搏击比赛并开办功夫网站的武术爱好者赵易平先生也认为,武术与科技、与经济一样,都需要与外界不断交流,互通有无互相学习才能进步。在深山老林里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出功夫高人的。

  采访中,《武魂》杂志副主编常学刚向记者提到另一个深入人心的错误看法:“在武侠文化中有这样一种错误观念,就是越是古老的理论越有价值,越是岁数大的武术家功力越深,其实这是不对的。”常学刚说:“武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代人在科技、营养、天生身体素质方面远远超过古人,为什么在武术理论和实战方面就一定低于古人呢?这是说不通的。只要中国武术加强科学研究,打破保守,多与国外交流,还是会有突破的。”

  常学刚等人曾找到民国时期一些著名武术家的比武纪录片胶片,当时的媒体把比武过程描绘得惊天地、泣鬼神。但放映出来却让人大失所望。“当时那些武林高手的速度、力量、技术诸多方面根本无法与现代散打运动员相比,现代人真回到那年代照样‘切’这些所谓的功夫名家。”

[1] [2] [3] 下一页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372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