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系河北省邯郸市一中体育教师,198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体育系武术专业班。在校期间曾习练过翻子拳、劈挂拳、长拳、螳螂拳、刀、枪、剑、棍、大刀、九节鞭、散打、拳击,以及国家规定太极拳等等系列表演套路。但真正对民间的传统太极拳,认识却很少。虽然也知道河北永年是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的发祥地,可我对它一直有一种神秘感,永年太极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对我还始终是一个未知数。
1998年,我在邯郸市第14中学任体育教师,每天早晨到峰峰矿区河边公园练拳时,市区张兴斌部长已离休也在此练功。休息时他招呼我说:“小王.今天给你介绍一位永年武氏太极拳传人,孙建国先生。”这是我首次与孙先生见面,感觉很亲近。张部长让我练一段太极拳给孙老师看看。于是,我就打了一段以前所学的太极拳架。孙先生看后微微一笑说:“练太极拳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样,认识层次也不一样。比如,有的是运动一下四肢就可以了,也称活动四肢型;而有的人是追求太极拳的优美好看,也称优美好看型;还有的人身体有病痛,用练太极拳来帮助康复,这叫健身康复型;有的人为了参加比赛拿到名次或奖牌,这叫名誉地位型;有的为追求拳架优美漂亮,这叫拳架功夫型;有的是推手实战应用,经验丰富,这叫推手功夫型;还有的专门研究各门派源流特点、发展关系、健身、技击性能并发表文章的,这叫综合理论型;也有的人只观看别人演练特色,到人群中去讲演,说短道长,这叫口才演讲型;还有人专门学习研究某门派先辈真谛,自己又埋头苦练得真功,再传一些有缘人,这叫继承发展型;还有人学习各门派太极拳套路、国家规定套路去参赛表演,这叫全能表演型等等。因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所演练出来的风格便不尽相同。”而后,张部长也请孙老师练了两个武氏太极拳动作,我看后感到大不一样,和我所练的太极拳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孙老师练的动作非常稳重,有气势,柔中有刚,劲路充实。尤其是我和孙老师一搭手,便感到他的劲力非常沉重也摸不到劲路,且自己处处被动。顿时,我感到以前所学的确实是花拳绣腿。于是,我请孙老师给我留下了电话、地址。以后每天下班就去孙老师家里学习几个小时的武氏太极拳。
我以前初学拳架时,总觉得学得少,恨不得一两天把套路全部学完。而师父说:”过去老前辈教拳时,一个动作练几百遍,几天才学习一个招势,直到动作要领、身法要求能领悟了,才往下教第二个动作,一个套路要学几个月直一年左右。他说练拳架就像学写正楷书法一样,一点一横、一笔一画都要正正规规,严格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
有一次,我问师父什么叫进中有退、退中有进,为什么转换要有拆叠。他说你可以搭上我的手向我进攻。当我刚一接触到他的手即被他的劲路所控制,他又猛一用力,啪的一下把我发到了身后的床上。我起来后,他认真地讲解进中有退、退中有进和转换拆叠的含义,又使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说我们应学习研究老前辈练太极拳内在的思想精华,学习他们的高尚思想品德,不可随意到外面和别人动手。功夫是练出来的,名誉品德是养了来的,练功者为人处事要以和为贵,以谦让为美德,因为太极之道只传于有缘之人。
2000年冬季,有两位青年千里迢迢从武当山到邯郸找师父学艺。一位是四川的吕文贤,一位是陕西的熊飞,他们都是农村的,不要说交学费,就连生活费也交不起。但他们都有一颗真诚之心,一心要拜师学艺。最后师父想尽办法筹资租房,开办了一个豆腐房,白天师弟们做生意,卖豆腐,晚上师父教我们练拳。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师父呕心沥血的栽培下,弟子们一个个进步很快,皆得到了武氏太极拳的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