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流派采风 > 心意拳的内功和不动心(正文)

心意拳的内功和不动心

2008-09-08   taiji.net.cn
  

                    

  人,从婴儿到少年之时,贪欲少而思想简单,但这个时期血气充盛,阴阳平和,如果此时加强锻炼,就可以保持这种先天的率真。但人到了青壮时期,欲望就多了,思想也就复杂了,就会因多欲而出现血气浮溢,身体呈阳盛而阴衰,但如果能坚持锻炼,还可以保持身体的阴平阳秘。人到了老年,身体就出现衰老,这期间的欲望虽多,但多为空想空谈,终因身体衰弱而大多不能成为现实,所以老人的血气亏虚,阴盛阳衰,身体就更差了,此时如能适当的锻炼,还可以葆晚年之不衰,以期延缓自己的衰老。所以古人日:“人之阳气,自少而壮,至中年而日衰,所谓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而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而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心意拳的锻炼正可以使练习者从青少年一直到老年都可以保持身心的健康。而这种锻炼,一定要从青少年就要开始,注重心意拳内功的养练,以增强自己身体的内壮和外强。因为心意拳是内家上乘拳法,它能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能改善人体神经系统的协调,能改变人的健康状况,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心意拳的内功养炼。
  心意拳内功的养练首先是对气的养练。“人活一口气”,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可是气是什么?为什么要注重气的养炼?古人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日难言也。真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这是古人对养气  心意拳内功的养练首先是对气的养练。“人活一口气”,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可是气是什么?为什么要注重气的养炼?古人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日难言也。真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这是古人对养气所得出的理论,但近代人谭嗣同说得好:“夫浩然气,非有异气,即鼻息出入之气。”这句话说得非常明白,什么是一气呢?气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又是人类离不开的“鼻息出入”之气,没有这种鼻息出入,人类就无法生存。心意拳强调气沉丹田,呼吸要气达丹田,这就是深呼吸。按照中医的理论和说法,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气”之所致,故有“百病生于气”之说。因此,心意拳强调对气的深呼吸,这样,吸入身体内部的气多,身体内部的氧气就多,人的身体就好,就不会生病。而心意拳的理论是“有气则有力”,所以,心意拳对气的养炼更重要。
  怎样才能炼好养好气呢?笔者认为养气炼气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动心。所谓不动心者,在心意拳中就是“心意合一”,即专心致志、精神集中的意思。凡修炼心意拳内功的人,不得有三心二意,不能朝秦暮楚,不然就学不出来。《六合心意拳谱》日:“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就是这样要求的。古人对“不动心”也有更高的要求:“目不欲视不正之色,耳不欲听丑秽之言,鼻不欲向膻腥之气,口不欲尝毒辣之味,心不欲谋欺诈之事。凡以上种种,皆辱神损寿也。人之处心,常能无欲无求,常情尝静,则情欲自淡,而真性自观。”并且还有“不得欲言,勿求欲心,不得欲心,勿求欲气”。
  所谓“不动心”者,佛家也有一定的要求,佛家把“不动心”叫作“明心见性”,佛家净土宗则谓“一心不乱。”我们平时常说“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是也。
  古人日:“人的心之在体,君之位也,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夫正人吾求之也。故能虚无,虚无无形谓之道。”诸葛亮曾经在《戒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在自己的茅庐中就挂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对子作为座右铭,用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
  《六合心意拳拳谱》里有一段关于“投师贴”中说得非常明白:“拜师之后行事要端正,处直无私,凡非礼者勿视,非礼者勿听,非礼者勿言,非礼者勿动,此之谓弟子之行为也。”这个教诲,也就是“不动心”的要求,是要求学练心意拳的基本东西。
 我们知道,心意拳是讲究内外兼修的上乘拳法,其实战搏击功能只是其拳术内容的极少一部分,而心意拳的更大作用是修炼人的身心,改善人的品德,培养人的情操,使练习心意拳的人能够祛病延年,返朴归真,颐养天年。心意拳的最高境界是灵劲,而人类的智慧来自灵动,因此练习心意拳可以益智增慧。要想练好心意拳,要想炼好心意拳的内功,就必须坚持凡事“不动心”。只有不动心,人才能没有妄念,没有妄念才能不贪;只有不动心,你才能平心静气去修炼,这样才能出功,才能达到修炼上乘的功夫境界。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354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