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上海的静安公园,一位老师在打陈式太极拳,优美又有气势,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看得我几乎着迷。于是,我开始在一位老师的指导下学了一阵子陈式太极拳。
然而,学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并不满足于仅仅是跳舞式的练法,希望得到更多的指点。通过一次访问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的契机,我认识了上海申健太极拳馆的馆长申小建老师,便开始跟随他学习。
申小建馆长和林成彬先生(右一)在卡西欧公司总部
申老师所教每一个招式,都会把动作背后的技击意义和内气走向详细地说明,不断地增加和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学拳期间,我认识了很多加入申健太极学习的朋友,我发现学太极拳的人群大部分都很有探究心,也很执着,这是因为太极是一个奥妙无穷、没有止境的研究领域。太极拳中最基本的要求是立身中正,必须始终保持身体中心轴的稳定,这对我的高尔夫球技术也带来很大的提高。再比方说,在太极拳使用的劲,需要从脚传到整个身体,这样一个概念和技巧也完全适用于高尔夫等很多运动。学习过程当中我慢慢发现,套路中的每个动作不但有明确的技击意义,而且有科学性并符合现代力学原理。
此外,我也喜欢太极拳学习时的氛围。互相学习、互相切磋的过程,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兄弟姐妹的感觉。在这个圈子里面不会分男女老少,不同的职业或不同的国籍。不管练习时间的长短或技术的高低,大家在一起都没有一种谁要打败谁的想法,而是通过练习,每个人的水平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作者林成彬先生与拳友练习陈式太极推手
很多人在讨论太极拳和搏击的关系。我的浅显认识是:武术原本的目的是通过技击来保护自己或者打败对手,但随着时代的演变,现代武术更多的意义则侧重于健身、养生及精神修养。同时,也包含了高度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太极拳非常讲究武德,比方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还有不偏不倚。这是和搏击不同的地方,也是值得现代搏击艺术借鉴的地方。最近网上看到,因为练习某一种太极拳的人输给了另外一种MMA武术,这只是个别现象。如果因此就全盘否定了全世界人对太极拳的热爱的话,那就是一个过分的思维跳跃或者逻辑思维的缺失,有失偏颇。其实无论学习何种武术,尊重,亦是最起码的武德。太极拳另一大好处是,对外界物质的要求依赖很低。你可以自由自在地调节你的练习方法,高架子低的架子都可以练习,速度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节。你可以做单式练习,也可以从头到尾练习一整个套路。你可以一个人单独练习,也可以和一个对手做推手的练习。你可以在一个很宽敞的地方练习,也可以在一个两米四方的窄小的地方练习。
不同的练习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适合不同体力,身体素质的人,因为每个人练习太极拳的目的都不一定是一样的。出于这些原因,我打算把这个爱好坚持到至少80岁以上。
原文作者:林成彬 (日本)
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