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站在时代前沿聆听武术思考的声音(二)(正文)

站在时代前沿聆听武术思考的声音(二)

2015-03-26   中国传统武术   郑楠
核心提示:武化并驾文化 重武提振气节 —站在时代前沿聆听武术思考的声音 近期,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陈国荣副主任在多次会议上提出...
  
武化并驾文化 重武提振气节 —站在时代前沿聆听武术思考的声音
 

 

      近期,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陈国荣副主任在多次会议上提出“武化”的概念,认为“武化”与“文化”是并驾齐驱的两种教化形式,正是解决我国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国际形式风云变幻的当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表现在文化领域。发达国家都在忙着输出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肯德基、麦当劳和美国大片都是其典型代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充分意识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并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对于国人来说,文化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大部分人却忽视了与文化相对的另一半概念:“武化”。它们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以文教化”和“以武教化”两种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而已,两者都是育人的手段,各顶了半边天。不幸的是,文化得到大家充分重视的同时,武化却被遗忘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有人批评国人没有血性,没有归属感,懦弱无能,民族意识淡薄……,在看到这一个个令人痛心的字眼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其实,问题的症结归根结底在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兴旺发达完全要靠教育来实现。而我国现在却过分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完全忽视了培育民族精神、气节、意志品质的“武化”教育。


      试想,如果云南暴恐广场上的人都习练过武术,还会出现几个暴徒追着成群的人到处跑的场景吗?如果现场习武的人数多,结果就会像“629”劫机事件中一样,乘客们群起而攻之,使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无法得逞。


      武术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集体智慧结晶,就是因为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培育民族精神,倡导自立自强气节的精神载体,发挥着比文化更重要的教化作用。国人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使武术成为随着每一个中国人成长历程、终生受教的形式。少时用习武强身健体,磨练意志;中年用习武防身自卫,保家卫国;老来用习武修身养性,延年益寿。


      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我们要对得起这些美誉,做名副其实、有尊严的中国人。请不要崇洋媚外,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抱着金山哭泣。从我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尚武崇德,提高武术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让武术真正成为全民习练的国术,去弘扬民族精神,提振民族气节,靠每一个中国人的双手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683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