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高于体育 强武助力复兴 ——站在时代前沿聆听武术思考的声音
2015年3月19日,在国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开的全国太极拳推手研讨会上,陈国荣副主任对武术的历史和社会地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提出“武术与体育不是隶属关系,而是涵盖关系”的观点。
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近代以前,根本就没有“体育”这个概念,而只有“文武”之分。“武”从广义上讲包含了所有形式的体育,又不局限于体育的外在形式。我们耳熟能详的“百步穿杨”、“水上漂”、“神行太保”、“举石锁”等运动形式都可以在西方体育中找到相对应的运动项目,而它们在古代中国都属于“武”的范畴。在西方现代解剖学主导的竞技体育框架下,武术被划归到表现难美性项群之下的一个运动项目。只不过是体育的几十分之一。而事实上,武术不仅涵盖了西方体育的多种运动形式,而且,还拥有独特的东方传统运动形式、深邃的思想和厚重的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武术不是隶属于体育,而是体育的上位概念。
其实,武术作为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骨血中,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而当今社会,大多数人被西方侵略性的现代文明蒙蔽了双眼,忘却了思考,亦步亦趋,才造成了民族瑰宝沦落至此的后果。
民族有幸,以习 近 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是一个有眼光、有担当、有责任感的集体,他们意识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战略意义,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近期,习 近 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索契、会见英国威廉王子等场合多次提到了武术这门国粹,充分表现出对武术的关心和支持,也体现了其夯实国民体质基础、弘扬民族文化的长远眼光。
大好形势下,武术人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振臂疾呼,提高武术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主动传播武术,号召全民习武,让武术真正成为全民习练的国术。磨练意志品质,弘扬民族精神,提振民族气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