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太极拳运动大会:推开了解邯郸的一扇窗(正文)

太极拳运动大会:推开了解邯郸的一扇窗

2014-05-21   邯郸日报
  
     旱地现洼泽,湿地孕古城,正所谓“阴阳和,太极生”,历史的演进与自然的巧合,成就了中华国术太极拳在清代广平府(今邯郸永年广府园区)的勃兴发祥。这座古城诞生了杨露禅、武禹襄两位太极拳宗师,开创了太极拳历史新纪元,创立了杨式、武式太极拳,并进而派生了吴式、孙式太极拳。
 

     中国太极拳五大流派,邯郸独占其四,无愧于“太极拳圣地”的称号。永年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先后被国务院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远超过了国际武术联合会106个会员国的数目。

 

     传播——由圈内走向圈外

 

     永年县是杨式、武式太极拳发源地,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的太极拳名家,太极拳在永年有着深厚的基础。100多年来,杨式、武式太极拳逐渐从永年、邯郸走向全国,发展到海内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风靡世界的健身项目,它的普及使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永年县于1991、1993、1995年连续召开了三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吸引了海内外的广大爱好者,促进了各地、各流派之间的交流和理论研讨。在第三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各太极组织和广大爱好者、学术研究者多次表示,太极文化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要得以弘扬发展,需要有一个为广大爱好者牵线搭桥、相互联系的纽带。

 

     于是,在1996年,永年县政府创办了《太极》杂志社,1997年2月1日《太极》杂志出版发行,使其成为海内外太极拳爱好者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对永年太极文化的了解。

 

     “《太极》杂志由于没有刊号,主要依托国内各地太极拳组织,特别是杨式太极拳组织,以内部发行的形式发行,发行量一直稳定在5000余份。没想到它会传到泰国一太极拳爱好者手里!”市体育局太极拳办公室主任杨宗杰,回忆起2007年9月去泰国出差时偶遇《太极》杂志一事。

 

     那天早晨,杨宗杰和河北省武协的两名同志,一起到他们所住宾馆附近公园散步,当看到几名泰国人正伴着悠扬的音乐打太极拳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 十多分钟后,这几名泰国人打完了整套太极拳,其中一人向杨宗杰他们走了过来。“你们也喜欢太极拳?”这个泰国人问道。“你们练的杨式太极拳,就发源于他的家乡——永年。”河北省武协一同志指着杨宗杰介绍道。“永年,太极拳故乡。”泰国人边重复这句话,边从包里拿出一本杂志。“这个,您见过吗?”《太极》杂志,杨宗杰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主编的杂志此时竟有些陌生了。“这可是我们研习太极拳、了解太极拳的良师益友。”聊起《太极》杂志,泰国人很是感慨。

 

     据了解,除创办《太极》杂志外,永年县先后成立了30多家太极拳协会、研究会、太极学校,编纂出版了《永年县太极拳志》,整理出版了《太极传奇》、《广府神话故事》,建立了“中国太极城”网站。

 

     特别是199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连续举办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广府太极拳年会和首届永年武式太极拳高峰论坛、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名家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永年被命名为“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以“永年”命名的太极拳组织有近百家。

 

     传授——由国内走向国际

 

     “越是传统的,越是世界的。”永年太极武术馆馆长胡利平认为,太极拳“天人合一”的拳理博大精深,充分表现了太极拳在追求健身、健心和人类与自然发展上的高度和谐姿态。太极拳要求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

 

     据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太极拳活动在永年普遍开展起来,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太极拳队伍,他们逐渐地走出永年和全国各地进行交流,使永年太极拳和太极之乡逐步被人们认识。

 

     “目前,永年县正式备案的太极拳组织达27家,注册拳师近百名,这些拳师除跟国内各地的太极拳组织和个人之间切磋拳艺外,每年还要接待一大批慕名而来的外国太极拳友,有的还赴德国、瑞士等国讲学,传授太极拳技艺。”永年县体旅局局长刘捷方介绍说。

 

     1993年9月,德国太极拳气功协会巴格迪、米安娜二人到永年向杨振河学习杨式太极拳,被杨振河收为弟子。1996年,美国武术代表团一行20余人前来永年学习传统杨式太极拳。1997年,挪威太极拳爱好者来永年学习太极拳……

 

     “到永年找韩清民老师学太极。”2012年6月,17岁的新西兰小伙杰夫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凭借一张纸条在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来到永年。杰夫到永年时,身上的钱就快花光了。永年杨露禅太极拳学院院长韩清民得知这一情况后,义务教拳的同时,还免费供他吃住。

 

     习练一个月后,杰夫掌握了太极拳的拳路,决定回去同当地的爱好者一同习练。杰夫临走时,韩清民还给了他几百元钱的路费。杰夫回到新西兰后,他的家人还给韩清民寄来一封感谢信。

 

     “这几年,每年都有国外太极拳爱好者前来求教。这不,前不久就刚送走一支组团来求教的俄罗斯人,这次来的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韩清民自豪地说。

 

     传承——由民间走向高校

 

     2010年9月,邯郸学院成立了“邯郸太极文化学院”,积极开展太极文化教学、研究、传承和推广交流,实现了太极拳创始以来由民间传承向高校传承的历史性转折。

 

     “成立太极文化学院、实现太极拳本科专业招生,这在国内高校属于首创,是历史性突破。今年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也开始开办太极拳本科专业,今后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提升太极拳专业建设的内涵与质量。”邯郸太极文化学院副院长刘文星告诉记者。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传播方式,打造邯郸太极文化品牌,推动太极文化走向世界。2011年5月8日,该校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签订《弘扬太极文化外宣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向海外宣传邯郸学院及邯郸市的太极文化建设工作;与国家孔子学院战略融合,向8个国家派遣60名太极拳教师和志愿者;建立了太极文化国际培训基地,近三年有300多名海外太极拳爱好者参加该校太极拳夏(冬)令营接受太极文化培训。

 

     为实现太极文化的科学化传承,该校制定了开放办学,协同发展,以科学研究提升太极拳学科专业建设内涵的发展策略。2013年9月,邯郸学院联合上海体育学院、河南大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三多堂传媒科有限公司、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等十一个单位成立了太极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协同创新打造太极文化高地,并确立了科学化传承、国际化传播、社会化推广、产业化发展的“四化”研究方向。

 

     据了解,邯郸太极文化学院为普通二本大学建制,自2011年开始招生以来,已招收三批学生,每批招收60名。学院除开设大学必修课程外,重点研修太极拳的拳法、拳理、拳架、拳史等。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将为国家汉办在全世界开办的孔子学院输送太极拳教师。此外,还为社会推广太极文化培养专业的辅导员,专业太极体育教师等,将使我国的太极文化推广与传承更趋于专业化、正规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拥有如此雄厚的文化内涵、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远大的发展前景的永年太极拳,不仅是邯郸的,也是世界的。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528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