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太极拳爱好者齐聚福田区体育公园体育馆
白色太极服随着练功者的一招一式摆动,与太极拳动作浑然天成,表演台上练得投入,观众席上也看得忘我。上周日,深圳市太极拳研究会庆祝成立2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各门派高手及全市太极拳爱好者齐聚福田区体育公园体育馆“过招”。
罗湖区传统杨氏太极拳、福田区传统吴氏太极拳、南山区武当养生拳……每个区展演的太极拳项目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在同一场地“过招”。这些选手以老年人为主,他们平常多在社区练习,如今只需统一服装,顺几遍流程便可以上阵。
深圳太极拳研究会成立20周年大会还邀请了不少太极拳高手到场助阵,包括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的冠军选手。不过,现场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刚刚“退休”的各区太极服务站站长,因为不少表演者都是他们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太极服务站承担太极拳推广任务,几乎每个社区都有服务站。站长每日组织成员练习太极拳,成员年龄从60岁到90岁不等。而这些站长“退休”后并没有立即退出这个圈子,而是继续担任教练员,进社区教太极拳。
“练太极拳可以使身心舒畅,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等着大家一起来练,不仅锻炼身体,还可以交到朋友。”今年71岁的老站长王修兰说,1993年在老家接触太极拳,1998年来深圳帮子女带小孩,随后加入太极拳研究会,曾担任梅林三村、梅林四村太极服务站站长,带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具体有多少都记不清了”。
“有的老人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锻炼,其实不科学,那时候的空气混浊,对老人肺部不好。”凭着多年练习太极拳的经验,王修兰建议老人们上午8时左右开始锻炼,不仅时间段合适,而且也不会影响家人及小区居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