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资讯 > 太极头条 > 太极宗师冯志强 国外讲学无国旗不入座(正文)

太极宗师冯志强 国外讲学无国旗不入座

2012-05-08   京华时报   周琦
  

 

冯志强的两名徒弟从外地赶来送师父最后一程。
 
 

 

 
3年前,81岁的冯志强在苏州指导太极拳爱好者晨练。
 

  5月5日下午14时56分,享誉武学界的陈氏太极拳泰斗、中国武术九段冯志强先生因病去世,一代宗师陨落,也标志着武学界一个时代的终结。得知师父去世的消息后,冯志强的众多弟子于近日赶赴北京,为冯老先生送行。


  重德

  收徒严格首重人品

  昨天下午,冯志强先生的两名徒弟刘文田、杨玉亮臂缠黑纱,面色凝重,提及师父生前的事迹,眼泪欲滴。据刘文田介绍,冯志强桃李满天下,弟子不计其数。“师父教拳数十年,美国、日本、欧洲各地都有徒弟。”杨玉亮说,师父去世后,武学界人士纷纷致电慰问,有人送上挽联一副:功深艺精一代宗师千秋颂,德高望重百世英名万古传。


  冯志强于1928年出生,原籍河北省束鹿县。他出身武术世家,八岁开始习武,曾拜心意拳名家胡耀贞、陈式太极拳十七代宗师陈发科为师,成为他们最得意的门徒之一,三十岁时在北京武术界已很有名气。


  冯志强除武艺高深外,为人也让众人敬重。杨玉亮说,师父常教导弟子们,练功先修德,“人品有多高,功夫有多高”。冯志强收徒严格,主要看人品,每个弟子都由其亲自考察,所以入室弟子数量并不多。对于其弟子,冯志强都是免费教学,“用我们的话说是情同父子”,杨玉亮说。


  重义


  国外讲学无国旗不入座


  冯志强的徒弟张玉学称,冯志强无论在哪,言行都以国家、师门为重。“师父常说,‘我的根在中国,家在北京,不能忘记本分。"在国外交流讲学时,如果场内没有中国国旗,冯志强绝对不入座、不照相、不讲演。刘文田称,冯志强生前曾多次赴国外交流,与当地武学名师切磋,没有一次败北。有一次,冯志强随团前往新加坡,下飞机后被一名当地拳手拦下,要求与中国武学人士切磋。当时新加坡拳手一拳向冯志强面门打来,冯志强并未躲闪,而是一拳打向对手肋部的穴位,导致新加坡拳手当场休克。


  贡献


  为弘扬太极曾还拳陈家沟


  除了开办志强武馆教学外,为将陈氏太极拳这一学派传承下去,冯志强生前整理出《陈式太极拳精选》、《太极混元功》、《心意混元太极拳》等数十本武学教材,并总结创立了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为陈式太极拳的传承作出了杰出贡献。冯志强生前曾说过,太极不是他个人的,他所整理的书籍、光盘、资料等,都是民族的、国家的,是为了传扬中华文化,造福人类。在身患重病时,老先生还交代弟子说,将太极文化传承下去。


  冯志强辞世的消息传开后,武术界纷纷表示哀悼。“他的离去是中国武术界的一大损失。”有武术界人士发微博称,他的辞世,意味着练打俱佳的太极拳名家又少了一位。有武者称,陈氏太极拳的发扬光大,与冯志强亦有莫大关系,作为一代太极宗师陈发科的亲传弟子,他曾被请到陈氏太极的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还所学陈式太极拳于太极拳故里。其亡故消息传出后,号称陈家沟太极拳八大天王之一的王战军亦发微博悼念,他尊称冯志强为“师爷”,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冯志强先生的追悼会定于5月11日上午9点半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东大厅举行。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news/1178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