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热点人物 > 热心中国武术 传承太极功夫(正文)

热心中国武术 传承太极功夫

2013-10-24
核心提示: 陈亚光(右)与学员练推手  一招一式见功夫  10月22日早晨,刚从徐州参加全国武术段位评审员、教导员培训班归来的陈亚光,照...
  

 

 陈亚光(右)与学员练推手

  一招一式见功夫

 

  10月22日早晨,刚从徐州参加全国武术段位评审员、教导员培训班归来的陈亚光,照例来到迎宾桥下,指导大家练拳。只见他一会儿演示孙式太极“三体式”桩功,一会儿手把手教学员推手。一招一式以意引气,以气牵动身手,动作连绵贯通,眼随手走,脚随腰转,身形浑圆,整个套路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练毕,大气不喘,微汗不出,显示深厚功力。早在几年前,他已考得武术6段。

 

  “我们跟陈老师学太极拳多年,已形成习惯,确实有健身强体功效。”63岁的练拳者张炎说:练拳多年,跟陈亚光学孙式太极拳后,感觉上了一个台阶:“太极拳仿佛绵软轻松,其实内力凝聚,坚持训练确实健身祛病,练拳后我的心血管病已好转,原来的高血压也降下来了。”陈亚光补充道:“太极拳不仅要求招式熟练,更强调以意引气,柔中有刚,慢中有快,打出精气神来。”他说,这次在徐州培训,最高兴的是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高手交流心得、切磋技艺,收获很大。

 

 

陈亚光(前中)在迎宾桥下绿地辅导健身爱好者练习太极拳
 
 

   义务辅导为传承

 

  “年轻时练拳只为自己健身,现在人到中年,开始领悟到太极拳里包含着传统文化精神。”陈亚光说,过去不少人以为太极拳是与广播体操差不多的健身运动,没什么对抗性,也不知道太极推手是怎么回事,而他最擅长的正是推手,只要与人一搭手,对方功力多深,他就晓得大概了。几年前,上海一位练太极推手的任先生,到盐城“访拳”会友,与陈亚光一番切磋后赞叹:“没想到盐城太极拳爱好者中,也有这种境界的。”从此结为好友。

 

  练拳不分老少,但陈亚光建议:太极拳最好在三十岁以上开始练,因为只有一定人生阅历和积累,才能充分认识太极拳的内涵,感受静中有动,相克相生,绵里藏针,阴阳转换的道理。去年夏天,朋友龚先生让儿子跟他练拳,陈亚光见小龚同学颇有悟性,但还是小学生,就先教他形意拳启蒙,果然练得很精神。至于太极拳,陈亚光希望他长大后再练不迟。如今,小龚同学不仅勤于练拳,而且对国学十分感兴趣,背诵大量诗文,待人彬彬有礼,深受家长和同学好评。

 

  乐推民间健身潮

 

  陈亚光今年49岁,18岁时开始练武术,先后师承张华、宋金城、黄万祥练太极拳、形意拳。这几位恩师的照片,如今都摆在他的案头,成为他义务辅导拳术,推广太极功夫的动力。“他们都是老一辈武术爱好者,有的可称武术大家,共同特点是人格高尚,热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乐于将原属于小众武术的太极拳、形意拳推广开来,所以,我现在要继承他们的精神,用自己所长,为全民健身出把力。”

 

  这些年,他干过印刷厂技术员,文化馆舞台设计员,经历过转岗和下海,不管岗位如何变动,练拳教拳是不变的爱好。十几年前,陈亚光就在街心公园义务辅导太极拳,后来街心公园拆除改建后,他又转到迎宾公园练拳、教拳。“大家只要喜欢练拳健身,我就乐意教授太极拳。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他还曾走上市老年大学讲台,首次讲授太极推手课,让老年健身爱好者学习具有健身与实战作用的太极真功。这些年义务辅导过多少人?陈亚光说真没计算过。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447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