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正前人之误说,填补武学之空白
研读王培生老师的武学论著,会发现有不少新鲜的观点与前人大不相同。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他的武论是想在先人们不同的创拳立说的基础上,能提出一衅探讨性的看法,与读者共同研时武术的哲理和体用实践。王培生老师通过几十年的武术实践校正了前人的一些误说,填补了武学理论上的空白。在拳理上,他对巾华武术理论研究有很多重大的突破。如他在太极拳教学中提出“神意不同处”的命题,在技击打法中提出“^球运转”的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对开展太极拳运动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神意不同处”
在太极拳运动中,眼神和意念的关系至关重要。以前的太极拳著作和老师的口传,都说眼神的方向和意念的方位是一致的,王老师通过长期的实践反复体会,得出了相反的论断。他认为,太极拳运动中眼神和意念不能同时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例如,搂膝拗步的右掌前按,身体成左弓步,眼神看右手食指之前方,而意念在左手,想左手在左胯旁向后扒。同时右脚跟向外蹬,全身形成一个整劲,集中在右掌上。又如,蹬脚时,眼看前手所指之处,而意想后手掌跟外撑。这样发出的脚才会有力,而且能保持身体的平衡。王培生老师用“神意不同处”这五个字就深刻地揭示了太极拳运动中眼神与意念活动之规律,拳理深邃而简明易懂。古代的拳论中尚无如此提法,近现代太极拳著作中也没有这样精辟的论述。这是王培生老师对太极拳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填补了武术理论上的一大空白。
(二)关于“六球”运转与内外三合的关系
武术家公认,要达到心动形随的境界,必须做到内外三合。六合做好了身体各部动作协调一致,自然地成为一体。
如何才能做好六合呢?王培生老师认为,协调人体手足躯干动作的六合,与人体的六球运转密切相关。六球是指人体的双眼、双肾、双睾丸(女为双乳)。六球分为三对,横列于人体,其阵势有如八卦中的坤卦之形(三三)。眼为心之苗,是神的代表;肾为人的先天之本,是藏精之所,又生髓丰骨;睾丸(女为双乳)是内分泌的重要器官,又是真气运行时大周天的必经之路,所以六球运转对于健身与技击都有重要的意义。
王培生老师在他的《三才门乾坤戊己功》中说:“乾为老阴体内长,六球运转动无常”。这是武学著作中第一次提出“六球运转”的概念。王培生老师的贡献就在于他明确指出了内外三台与六球运转的关系。这就是:①手与足合转眼球练功时以心行意,眼视目标,手追眼、脚追手,眼到、手到、脚到。用眼球运转协调四肢的运动,久练之,不仅手足灵便,而且有很强的健脑功能。②肘与膝合转双肾,通过肘膝运动强健肾
脏,肾强则精足骨坚,耳聪目明,又可消除腰痛腿酸等多种顽症。③肩与胯合转双睾(女为双乳)以调整内分泌,能辅助治疗很多疾病,而且有提高性机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