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历代宗师 > 冯志强大师风范点滴(正文)

冯志强大师风范点滴

2012-08-06   汪荣安
核心提示:冯志强大师风范点滴 ——汪荣安等赴京拜访师父冯志强大师纪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风变得清冷,雨变得缠绵,草变得萎黄,花变得...
  
冯志强大师风范点滴

——汪荣安等赴京拜访师父冯志强大师纪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风变得清冷,雨变得缠绵,草变得萎黄,花变得沉思,梧桐的大叶子开始卷曲,有的像蝴蝶般在风中飞旋。啊,秋天到了。它失去了喧嚣和浮躁,是绚烂之后的沉淀;幽静的,淡淡的,悠远的;太阳有些远了,天空有些高了,蓝得更透明、更清亮了。我望着这一切,心情不免有些悲凉,一种思念、眷恋涌上心头,我想亲人,想我的师父,他老人家怎么样了?我总想去看看,但因世事耽误。我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师父身边。我真的急啦!我告诉了老伴,她把早已准备好的绣品包装好,又匆匆准备些农副产品。我立即邀请了早有打算的师侄,三位徒弟,分头集聚北京。他们都在匆忙中选购了当地最著名的最纯的土特产品,送给师公。

     北京,中华民族的心脏,一座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都,我师父居住的地方。

     我们坐了一夜的火车,迎着朝阳走出了车站,乘地铁来到东直门外柳芳里。这里的太阳暖得多,路边的花嫣然的笑着,小草伸展着翠绿的小手,青松挺胸抬头望着。

     这里的人们无所不知师父的大名。师父住在12楼,我们乘电梯上去,80余岁的师母满面春风招呼我们。“你师父在楼下呢,你们没看到吗?”没等我在会客厅坐下,师母就喊:“荣安,你过来!”我急忙到书房兼荣誉室内,师母指着摆放在书案中间的一块牌说:“这是你送的,你师父很喜欢,把它摆在这里”。这是我几年前的春节给师父、师母寄来的“拜年牌”。我心里热乎乎的,心想看来师父师母还很在意我呀。师母说完,让我们坐下喝水,她独自下楼找师傅去了。

     不一会师父便急忙赶回来了,说:“哎呀,你们来的好快呀,快坐下。”我一一介绍了我们,接着我把师父在抚顺的几个徒弟的情况和混元太极拳在抚顺的开展情况做了介绍。师父不断地点着头,微笑着。慈祥、和善的面容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他还不时给我们递过来巧克力、糕点等,并说这是日本的,这是西班牙的,那是美国的……都吃了吧。

     得知我们来京,重点想学习混元太极的内功心法修炼时,师父毫无保留的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不时起身打着手势演示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边讲便提问。从修炼内功的重要性、修炼方法及自己修炼的体会,不厌其烦地讲述着,生怕我们听不懂。他反复讲:“练拳似休息”,“松柔圆活,宁静舒展”,“以养为主”的练拳要义。

     不觉到了中午,他让四女儿冯秀杰安排午饭。他说“蓉蓉酒家”不错,干净、便宜、可口。差不多有两站地远,师父师母走得很快,边走边问这问那。在饭店二楼选择一处雅间,坐定后老人家要了一壶白开水,我说喝茶吧,他说少喝茶,喝多了把肠子喝变色了。其实,他也喝茶,只是为了节俭。秀杰偷着告诉我,师父前几天胃肠不好,去医院检查,医生很惊讶,说80多岁的老人胃肠这么好,这么干净。师父他亲自点菜,边点边告诉我们:“基本吃素,坚持走路,遇事不怒。”我笑着说,我记住了大师的三句真言。秀茜说,他就是这么做的。吃饭中他不断讲述着他自己年轻时练武的刻苦过程及师兄弟间的团结、友谊、帮助、支持。他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是要吃苦的,不吃苦怎能会有功。”“外国人看不起中国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美国的拳击,日本的柔道、相扑等,都来找我打,出国教拳时,他们找上门来打。不打他们不知道中国武术的厉害,打了,服了。还给我钱,不要还不行。”“我们练好拳,就是要长中国人的志气,中华民族顶天立地,谁敢欺负。”他反复讲,“混元太极,利国强民,为人类造福,这是我们的宗旨。”他边讲边慈父般抚摸着我们,真是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他不断地指点着让我们吃这吃那。饭还没吃完,他就急着去“买单”,与我们争来争去。饭后下楼时他走在前面,飞快的跑下了楼梯,我都赶不上比我大12岁的83岁的老人。“健步如飞”在这里可不是形容词。

     北京混元太极武术文化中心总经理、志强武馆秘书长冯秀芳(师父的大女儿)来电话,让我们下午去武馆,冯老师非让秀杰开车送我们,我们百般谢绝后搭车而去。秀芳很忙,给我们谈了很多混元太极在国内、外发展情况。听了混元太极在抚顺的发展,她极为高兴。鼓励我们总结经验,再上一层楼;并加强与武馆的联系,不断把抚顺的情况交流上来;在适当时候我们可以去抚顺看看。

     我们在武馆练了一会儿拳,当晚参观了武馆教练王晓兰的教学过程,受益匪浅。

     次日,冯秀茜(冯老的三女儿)一大早就到了武馆等我们。她是我最早结识的师妹,我拜师有她的功劳。每每见到她,她都会倾其所得,无保留地教授给我们。她在师父身边,得到的真传最多,我视她为亲兄妹。她耐心细致地讲解了修炼内功的体会和办法。我邀请她给我们示范表演。她带领我们边练边讲解。教我们在拳法中如何练功法,在功法中如何增添乐趣。整整一个上午近4个小时,她没有停歇,不停地讲解、示范、表演、领练。在练混元24式时,她首先领打一遍,然后又边领练边讲解一遍。当我们谈到混元24式在比赛中缺少气氛时,她说:“混元24式可分文练和武打。自己练时,可‘文练’慢慢的体会,慢练出功夫;比赛时可‘武打’要加快节奏、练出气势”。在练混元太极尺时她说:“太极尺动作简单、易练,它是修炼混元内功的捷径”。在练混元太极棒时她说:“练陈式拳要练出缠丝劲,太极棒是练缠丝劲的最好办法”。我看到她有点累,但她还是一丝不苟、毫不含糊地演示,把每个动作都做到位,我感到她像是在赛场上那么认真。特别是62式炮锤,穿蹦跳跃,闪展腾挪,松活弹抖,招招精确,势势不凡。为了让我们看清楚,连续打两遍不停歇。我很感动,真怕累着她。

     午饭是秀芳让武馆办公室负责人田和平安排的。她从这个楼到那个楼,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周详的安排,仅主食水饺就有六、七种,什么肉三鲜、素三鲜、牛肉洋葱、小茴香、香菇、酸菜等,大家吃得很饱,到了晚上还不觉饿。
     午饭后,秀芳、秀茜就混元太极今后的发展及对抚顺、台州的期望详尽地做了描述。台州是浙江温州地区,是我的徒弟邵云初开辟的。他很能干,为我发展了林诚夫、金雪初两位忠诚于混元太极的有实力的徒弟。他们三人开辟了台州市的武术市场,发展势头非常好。被冯秀芳、冯秀茜认定为:“北京混元太极台州市辅导站”,并请冯老师挥毫书写了匾额。抚顺市的混元太极在冯老师的五位弟子和第三代混元弟子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很好,习练混元太极拳的人数在全国市级城市中是少有的。秀芳、秀茜认定为“北京混元太极抚顺培训基地”,冯老师也给题了匾额。

     约定冯老师第三天来武馆再次会见我们,秀杰、秀华(师父的二女儿)陪同而来。秀华是前一天才从国外归来,他与丈夫王凤鸣长年在国外教授武学,这次回来看望二老。这样,我们就荣幸地见到了冯老师的四个女儿。今天还看到了一位新人即秀杰之子冯彦博,是冯老师的孙儿,我早听说彦博大学毕业后,回武馆帮助秀芳经营。难得的是我们亲自观看了他教授外国学生的部分实况,他热情地与我们见面、照相、商谈今后混元太极拳的发展方向。

     冯老师很早就来到了武馆,他接待了两位外国学员。忽然,师娘喊:“荣安哪!”我急忙跑过去,师父递给我剥好的橘子,几块巧克力。不一会又给大家分些早点吃。暂短的接见后立即走进武馆大厅。他老人家首先向我的两位师公胡耀贞、陈发科的遗像一一鞠躬。然后,身先士卒教授我们太极推手、太极散手、太极内功修炼。不时,他还扭起来,原地跳转360 度,哪里还有八旬老人的痕迹,俨然是个小伙子。师父让我抓住他的双臂,我稍加用力,就觉得脚下发飘,两手已无法松开,只好任其摆布;再一用力我便被抛出。他耐心教授招法,不时,让大家试着。他说:“处处是混元,招招有阴阳,虚实变换,翻跌绝妙”。师父又让我伸出手掌,他的双手在我手的两侧慢慢地旋转着,我不知何意;不经意间,突然我的手被一股气流吹来,师傅转动双手,吹到我手上的风也随着转动,我手上的劳宫穴随风被拉动、跳着,风到即跳。我觑眼看着,太神奇了!我从来不相信气功大师会发功、发气。今天我亲身体察到了真气出现,似小电扇般吹着,我惊愕了!让其他人也试了试,无不惊叹。天下真有这种神奇的功力吗?今天我知道了!
师父抓紧时间教我们,就是在吃饭的路上,他也不闲着。师父伸出一只大拇指,让我扳动,我用力撼动,一股电流般从手到肩酸痛,我的手被吸住无法脱开。他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做善事、做好事,不做坏事,不因恶小而为之。”

     和师傅一起又是一顿清淡、荤素搭配的午餐。我不小心踫撒了一碗水,师傅、师娘急忙递过纸巾,师父喊来服务员,拿来抹布,师妹秀华站起来擦干了桌面。

     在武馆期间,我们受到了热情接待,办公室的同志特别是田和平的殷勤服务,高级的茶具,古老的茶艺,一会是云雾茶、一会是乌龙茶、一会是碧螺春、一会是普洱茶……真乃是上宾待遇,弄得我们坐立不安。还有师父的书、光盘、音乐、服装、器械,百问不烦,百拿不厌。

     师父偌大年纪,一会为我们讲解,一会为我们示范,一会手把手地教授,一会为我们挥毫泼墨,一会为我们在书本和刊物上一本一本的题词签名。我说:“师父别累着”,师父说:“不累,你来我高兴!”师父的女儿们都担心师父累着。可使我叹服的是,不管怎么劝,他都特别认真地书写着每一笔。他的书法平静、沉稳、厚重、力透纸背,不急不躁,从容自在,舒缓运笔,迎送到位,字字独立,朴素平实,没有应付之笔;却有颜真卿的骨力,赵孟頫的风采。给书刊签名时也认认真真,字字用心。我心想,我写字往往提笔就写,写不好就重写。可师父是意在笔先,心、意、气、力齐到,形神兼备,不涂不改,一挥而就;大气、严紧、古拙,遒劲有力,内涵丰富。

     我们一行六人,分别从抚顺、台州、江西汇聚恩师家和武馆。我们学到了什么呢?每个人理解不同。但我觉得是一次终生难得的机会;零距离聆听大师教诲,三生有幸,难能可贵。我曾在十几天内列出无数条收获,可怎么也写不全,写不明白,写不满意。为什么呢?收获的多寡、深浅,要看你的悟性、知识水平、理解的沉浮。大师的每言每行,各位老师的每举每动,无不留下终生的领悟。不到一定的程度,理解不到一定的道理。因此,我把录像尽可能地整理、保留,作为机密存档,不断学习,不断理解……

     学习中徒弟们提出了不少问题,大师和老师们一一给予释义,我们释然会意。有些古怪问题大师也给予指点。我在想“点化”二字的意义,大师的指点,看你能否化解。点而不化是愚者,我们能否领悟大师的点化呢?孙悟空的师父在头上点三下,他便知三更师父秘授法术。我们呢?

     我还想——“心意混元太极拳”——“心”有多大?“意”有多远?“混元”是什么?“混”在哪?“元”在哪?“太极”是什么?“无极”是什么?“太极”有多大?“无极”有多远?你能进入“太极”吗?那吗“无极”呢?这些应该决定于你的心境。师父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你的心境做得到吗?能包容多大?又能凝聚多小?这些问题,谁都可以讲一通,但是,真的弄明白了吗?意会了吗?做到了吗?等真正能够理解了,再来消化恩师的教诲。

     写到此,想起清•乾隆时的一位进士钱大昕的自题联:“仙风玉露争飘洒,密竹疏松斗老苍”说的是,在仙境中乐善好施的一位老者,像松竹一样挺拔、正直。“一生无事养太和,锦绣花团叢叢多”。

     我写这些,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呢?

(2010年10月下旬赴京拜访恩师,11月初整理录像并写此纪实供徒弟、学生学习参阅 。今发于网上望同道指正。)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237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