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人物 > 热点人物 > 雕塑太极(正文)

雕塑太极

2012-07-23   文汇报   詹克明
核心提示:昨夜星辰 福气祥云  在上海美术馆偶然邂逅台湾著名美术家谢栋梁先生的现代雕塑展,而且是在第二天中午就要闭幕的时候,让我相当...
  

 

昨夜星辰
 

 
 
福气祥云
 
 
  在上海美术馆偶然邂逅台湾著名美术家谢栋梁先生的现代雕塑展,而且是在第二天中午就要闭幕的时候,让我相当庆幸。他的高度抽象的“意象山水系列”娴熟地借鉴了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传统文化符号,诸如草书、写意、周易、禅宗、阴阳太极……他在经历了十年“瓶颈”踟蹰,蛰伏中潜心静悟,终在“形”、“意”方面完成嬗变,借助中华传统元素使此后雕塑形随意走,因意换形,奇绝佳作喷薄而出。
 
  阴阳易变显然是谢栋梁先生抽象雕塑的核心理念。这些系列作品中最动人心弦的当属“意象系列”中那些阴阳流变,走向无常的灵动曲线,如《金龙翻身》、《独角山》、《神龙反首》、《旋律》等。曲线双面迥异,阳面光滑圆凸,金光闪闪;阴面粗朴内凹,铜锈斑斑。在随机弯转之际,辉煌黯敝互易,明灭几番轮回,体现了一种人世沧桑、荣辱不惊的安泰之美。
 
  欣赏《群峰竞秀》、《青山绵绵》、《无心山》、《山外山》这些高度抽象的“谢家山水”系列,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净美的超然。作者数十年周游世界,登临天下名山,饱览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各种表象,又经过内心的禅思静悟,方才化作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空灵“无相”。“无相”乃“无穷相”,作者已然千壑在胸,方有这等流畅多变,层次重叠的山水系列。
 
  抽象不比具象,一尊人体雕像,看了正面,背面大抵相关可猜。抽象艺术却往往蕴藏诸多未知妙境。如同把玩一块奇石,惊喜也许就在这翻转之间。抽象美的魅力常在这无意邂逅之中。欣赏抽象山水更可体会“移步换形”之妙。围着作品前后、左右、内外、远近,变换不同视角,你会感受到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多重妙境。
 
  那座《凤鸣朝阳》活脱一尊“立体草书”。泛着微紫的青铜弯带缠绕穿插,似疾书狂草,一笔下去起承转合连续十三个大弯转,不让“颠张醉素”,真是壮美之极。有心的书法家不妨以此为契机,试从三维空间创造些多视角的翰墨美。这些由真实汉字塑造的“立体草书”必能将中国书法之绝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云为题的《福气祥云》清玄空幻,静气内敛,一副全无张力的松弛,浮托出一个准草体的“福”字,怡和祥瑞自在其中。而同样写云的青铜雕塑《观云》又是一番气象。让人充分感受到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那种超然境界。空谷岚烟,一抹闲云无心出岫,任风舒卷,旋还无定,极为灵动自然。观云之人想必也是心无挂碍,任凭云情入怀,安享这散仙般的逍遥。
 
  另一件绝妙之作是《昨夜星辰》,全取最普通的铁丝网直接凹凸成型。干干净净地表现出一对斯文爱侣情意缠绵,相拥而立。线条优美,层次通透,让人从各个角度都能“透视”塑像全貌。真可谓简之又简,空之又空,形、意、色、空俱在其中。
 
  不过是最平常的两小块铁丝网,原本平平,不见形色,只是由于“扭曲”、“挤压”才创生出令人夺目的“形意”凸显。世上诸多事物“平”为无,“不平”合有,想来令人扼腕。
 
  面对这些流畅的曲线,我能想象出这些轻柔背后的艰难。此等雕塑最难之处就在于:要以“有意”体现貌似“无意”之天趣;要以“凝重”表达“轻柔”之空悬;要以“永恒”固定“瞬间”之倏忽。明明是金石重器却要塑造缥缈如烟。如同凌空展翅身轻如燕的芭蕾舞女,只有托举她的男演员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那凡胎肉体之沉重。从事抽象艺术的雕塑家们同样在承受这份艰难。据悉,这每一件硕重的青铜作品总要经过三次以上翻砂浇铸,谢先生方才满意。那些润泽灵动的弯转都是用手在泥范上一点一点搓出来的。哪怕再小的一件雕塑也要费时三个月以上。真可谓“灵思与巧琢齐驱,炉火共红泥一铸”,其中辛楚甘腴唯有心知。
 
  谢栋梁先生是一位同时拥有雕塑家与太极拳师双重身份的人。他不仅是一位陈式太极拳名家,而且还是太极拳总会的一名国际级七段教练及裁判。太极拳作为一种“生命的动态雕塑”业已融入他的后期雕塑之中。尤其是“意象山水系列”,那些线条最直观地体现了太极拳所特有的阴阳、虚实、动静、刚柔,以及连绵不绝的整体协调。
 
  谢先生四十年雕塑生涯,经历了由静到动,由实到虚,由具象到抽象,由孤立到绵长的十二个系列,也如同行进中的一套“谢氏太极”,式式衔接,环环嵌套,辗转腾挪,圆转向前。系列形态虽殊,整体风格却连贯如一。这套“谢氏太极”后面还有多少套路尚未可知,好在来日方长,喜爱他作品的人尽可拭目以待。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1228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