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以“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封锁24年的大门。继“乒乓外交”之后,1974年,中国武术代表团应尼克松总统邀请访美,她,是成员之一,也是浙江省惟一入选的运动员。23年之后,应一封来自美国的邀请函,她第二次赴美,在大洋彼岸开班办学,弘扬中国武术,同时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了美国人的喜爱和追捧。她,就是衢州人程爱萍。
不知武术为何物的她,15岁被选入省体委武术队,成为我省首批专业队员。阴差阳错,从小习舞的她竟从此走上习武之路。
从4岁上衢县机关幼儿园开始,生性活泼的程爱萍就喜欢唱唱跳跳。后来进了新民小学,她是校体操队员、班级文体委员,还是宣传队的文艺骨干。体操和文艺活动的练习,使她的模仿、表演能力都很强,身体的灵巧性、协调性和柔韧性也比同龄孩子强。
1970年夏,15岁的程爱萍就读衢州一中,依然是“红代会”宣传队的骨干。一天,班主任在课堂上说,省体操队教练来我校选拔体操运动员,程爱萍、钱爱娟两同学请到校长办公室去一下。那天,省队教练让她做了下腰、劈叉、跳跃等动作,又仔细检查身体各个关节,还用尺子量手长、腿长、坐高、身高等,并教了一些动作让她模仿。尽管心里很纳闷,但她还是一一照做。
不久,程爱萍接到通知:11月到杭州参加一个月的集训。她很兴奋。报到之后,程爱萍带着行李和队友去宿舍,一看门上贴着“武术”两字。“武术”?她从来没听说过,赶紧问队友:是不是走错门了?队友说没错,就是这儿。奔波了一天的她就懵里懵懂地睡下了。第二天早上一出操,看着别人正踢腿、倒踢腿、弹腿冲拳、仆步穿拳(这些名词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噼噼叭叭踢得很响,程爱萍完全傻眼了:他们练的是什么,我怎么从来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