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名家讲坛 > 何为太极拳?(正文)

何为太极拳?

2010-11-24   中华武术
核心提示:何为太极拳?  主讲名家:武式太极拳名家吴文翰 杨式太极拳名家赵幼斌 陈式太极拳名家马虹          吴式太极拳  ...
  

 

何为太极拳?

 

  主讲名家:武式太极拳名家吴文翰 杨式太极拳名家赵幼斌 陈式太极拳名家马虹
   

         吴式太极拳  八卦掌名家张全亮  孙式太极拳名家孙永田

   

 

  吴文翰:太极拳定义的兰个方面
   

  关于太极拳的定义,一直以来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多数人认为,太极拳与《周易》学说有关,讲究太极、阴阳、八卦、五行,所以就叫太极拳。这个说法有其不准确的地方。太极、阴阳、八卦、五行学说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宏观上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宏观哲学,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运用它为指导思想的,比如军事、中医等都离不开这一学说,中国武术中的许多拳种也是运用太极、阴阳、八卦、五行学说作为指导思想的。因此,太极拳就因为它是运用太极理论为指导,就叫太极拳,这种解释是不恰当的。
  

  那么什么叫太极拳呢?我以为太极拳的定义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它的基本原理。以太极命名拳术,是清朝后期才出现的,从李亦畲的“老三本”来看,是1 88]年前后。再早,杨露禅和武禹襄时期,太极拳叫十三势。现在的太极拳(杨式、吴式、孙式),依照的是武禹襄的“十三势”,有五十多个动作,各家太极拳的名称和编排顺序大体相似。太极拳叫十三势,包括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它的动作离不开八法和五步,有进的动作、退的动作,还有横向的动作,比如“云手”。“定”是中定,不管是前进后退,还是左顾右盼,都要保持中定。各家的太极拳尽管风格不一样,但是,都是按照这“十三势“来编排的,这就是共同特点,也就是它的基本原理。所以,太极拳的基本原理不是周易、八卦、阴阳、五行,而是“十三势”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武禹襄的太极拳论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构成了太极拳的理论要素,各家太极拳在这个基本要素上,有自己的发展。当然,到了民国年间,有些人把这些要素说成是张三丰的,比如许禹生就是这样说的。但不管怎么说,太极拳都是离不开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拳论中的这些要素。任何学说,其理论基百出是最重要的,太极拳也不例外。之所以叫太极拳,就是因为在理论基础上有其共性。
   

  第二个是它的形式,包括训练内容和教学形式。太极拳的表现形式和训练内容是有自己特点的,区别于其他拳种。太极拳的表现形式,基本是以舒缓、柔和、文雅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它和当时流传于北方的拳种不同的地方,是吸收了文化人参与。过去,武术很少有文化人参与。太极拳传到永年,武禹襄是个读书人,他把儒家文化灌输到太极拳中,以文入武,变成了一个很文雅的拳术。比如在推手上,原来陈家的推手是侧着身子,这样有利于技击.但是,永年的推手是四正手,是正着身子,这就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因为儒家讲究立身要正,所以,武禹襄讲太极拳要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这种立身中正,不仅仅是武术的需要,也是文化的体现。也正是由于“以文入武”,所以,在表现形式上,太极拳要舒缓柔和、从容不迫、寓刚于柔,这也是儒家文化的体现。太极拳在方式上,要慢练入手,为了技击还要快练,但是主要是慢练以养气蓄神。在训练内容上.有基本功训练、套路训练、器械训练和推手、散手训练,特别是推手训练,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三是它的社会效应。太极拳的社会信誉度提高了,普及程度也提高了,许多拳种的历史都比太极拳长,但是普及程度没有太极拳高,其原因就是太极拳具有其他武术拳种不具备的特点。一是它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它有完整的训练方法,三是它的演练方式老少成宜,各种年龄,无论男女,也不论身份地位,所有的人都能够各取所需,练习太极拳。上述三个特点,尤其是第三个特点,使太极拳形成了现在大普及的局面,风行国内外。
   

  太极拳在社会上的普及,是从1928年以后,国民政府大力提倡推广解放以后,太极拳成为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更加大众化了,所以,就出现了“太极操”的说法。既然是操,那么,就不用考虑动作的技击含义,也不用考虑武术的精气神,也不用养气、养神,不用考虑意念,只是一个形体动作。后来,为了增强表演效果,又加入了舞蹈动作,形成了太极舞。这都是近二三十年,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对太极拳的发展,而太极拳的技击性则降低了。那么,什么是太极操和太极舞呢?就是它不是按照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创编动作,也不是完全按照太极拳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去训练,只有一些形似太极拳的动作,没有太极拳的内涵。现在,练习太极拳的人很多,教太极拳的人也很多,但是,真正研究太极拳的人却很少。这是令人担忧的。
   

  总的来说,太极拳不能离开上述三要素。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的发展,太极拳是以表演和健身为主要形式,也就是人们说的“太极操”和“太极舞”。要发展太极拳,我个人认为还是要以传统的理论和训练方法、训练内容来练习太极拳,传播太极拳。太极拳还是应该保持原有的风貌和特点。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778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