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 当太极遇上瑜伽(正文)

当太极遇上瑜伽

2014-10-08   和合承德网
核心提示: 前不久,习 近 平主席在访印度时提到,中国的太极和印度的瑜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国人民数千年来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这...
  

 

      前不久,习 近 平主席在访印度时提到,中国的太极和印度的瑜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国人民数千年来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这句精彩论断,令不少印度人感同身受。文豪泰戈尔,在生命即将走完的最后时刻,还作诗回忆自己在中国度过的64岁生日——“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便像回到故乡一样……莫非我是从前印度到过中国的高僧,在某山某洞中曾经有过我的自由生活?”相似的文化,确实能够带给人恍如前世的“穿越”之感。

 

  中国人和印度人的这种感觉,也许都来自于对心灵的探究。五千多年前,印度教信徒们希望通过修炼摆脱轮回之苦,冥想解释世间万事万物的哲理,反思生活的态度。起初,一些苦行僧在恒河边林中打坐,参悟真谛,时间久了,也感疲倦,便通过调整呼吸,放松筋骨,促进内在精神与外在身体运动统一,这也就是瑜伽的来源。

 

  中国太极更是传承数千年。太极发展到今天,早已从一种武术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注重外修与内修的结合,健身与养性的统一,由感而入,求明而出,觉悟并超越,帮助人正确认知人生的价值取向。

 

  太极与瑜伽,呈现出来的是两个文明体系,是追求身体康健与精神升华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都重视“调身”“调息”和“调心”相结合,都希望通过不断的磨练,突破自身极限,寻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这种内在与外在的统一,透露出的是对和谐与包容的不懈追求。二者的“同”就在于此。

 

  这也是东方文化的深邃所在。尽管西方人运动健身理念不同,但太极和瑜伽受西方社会追捧已有数十年。太极随着华人移居海外,开枝散叶,国外的太极协会到处都是。而自上世纪60年代起,美国的嬉皮士和英国的甲壳虫乐队也掀起了一波瑜伽热,进而迅速在世界形成潮流。太极与瑜伽不约而同地在世界走红,让人们在物质文明带来的紧张和烦恼中,触摸到一种提供精神慰藉的东方方式。

 

  瑜伽和太极由于其较缓慢的运动形式,一开始便被与慢文化联系在了一起,用来中和西方的快文化。但实际上,二者的“慢”却更多体现出“恒”。练习是个苦差事,要持之以恒地挑战自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不仅需要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放松身心,更渴望日省其身,求得心境的升华,在“慢”中磨练意志,以坚韧的生活态度去寻找自我方向,挑战精神的彼岸。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在《谋生之道》中建议人们都问问自己:做事是为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几千年的积淀中,中国文化其实也在不停地回答印度之问。喜马拉雅山两侧的文明,虽生发于不同之处,却在精神层面不期而遇,让那些充满生活哲理的力量,穿越时间与空间相遇。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1587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