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名家讲坛 > 陈正雷谈作为武术的陈氏太极拳(正文)

陈正雷谈作为武术的陈氏太极拳

2013-09-06   南方周末   戴志勇
核心提示: 太极拳给人的印象有两种:一是武侠电影、小说里“借力用力”的盖世武功,另一种是公园里老人们用来活动筋骨、打发闲暇的健身操。...
  

     太极拳给人的印象有两种:一是武侠电影、小说里“借力用力”的盖世武功,另一种是公园里老人们用来活动筋骨、打发闲暇的健身操。

 

     作为一种拳法,太极拳究竟能不能用来格斗?格斗起来,和咏春、截拳道这类拳法又有何区别?要练多久,才能“盖世”?

 

     陈正雷是陈氏太极拳第11代嫡宗传人。八岁随伯父陈照丕练习家传太极拳术、刀、枪、剑、棍等器械及推手,聆听太极理论。1972年伯父去世后,随其堂叔父陈照奎习武,20岁开始教拳,练拳、悟拳、授拳、写拳已近60年。

 

 

陈正雷(右)和长女陈娟(左一)长子陈斌(左二)三女陈媛媛(左三)

在东沟(陈氏太极历代祖师练拳之处)练拳。

 

      2013年8月21日,南方周末记者与陈正雷探讨了“作为武术的陈氏太极拳”。

 

气功大师教你“打通小周天”,那是虚拟的


      南方周末:陈氏太极拳能不能技击?有人挑战过你吗?

 

      陈正雷:有,我收的第一个学生党振喜,就是先跟我过了招才拜的师。那是1972年,我23岁。为了参加河南省的武术运动会,在县里集训后,他跟到我家,连着摔了七八次。

 

      那年7月,我们参加新乡地区的武术检阅,有人觉得自己功夫不错,但没被挑上去参加比赛,不服气,叫阵我师父,也就是陈照丕先生。他那时已80岁,为了给我们这些后生一点信心,亲自应战,接连把一个挑战的胖大汉子摔了两次。

 

      后来让我上,那是我头次跟别的拳交手,心里没底,有点紧张,让他多走了一招,第二招才把他摔出去。

 

      南方周末:日本人也跟你试过手?

 

      陈正雷:1992年,日本武道研究会邀请我去,我在大阪讲了40分钟的课。有个在美国学了六年李小龙截拳道的日本朋友,开了个武馆,是馆长。他不信看上去软绵绵的太极拳能打人,要跟我试。我不能推辞,就站那,让他打。他个高,1米8左右,一拳冲过来,我身子往下矮,借着他的力,猛一下将他从头上扔过去了。

 

      他通过翻译说,刚才头一蒙就出去了,能不能再试一次?第二次他不使那样的猛力,我就换了方法,先顺着他的来势带,同时换身形,再靠,又把他靠栽在第一次摔的那个位置。

 

      南方周末:1980年代气功很流行,但后来证实多是忽悠。最近的例子是“气功大师”王林。你了解一些气功师吗?内家拳的“内练一口气”跟这有什么区别?

 

      陈正雷:有的气功师说三天让你打通小周天,一周让你打通大周天,那是虚拟式的,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你的意念和思维,让你感觉自己通了。

 

      太极拳的练习方法不会让你急于求成,去追求那些虚拟缥渺的东西,它是根据你自己的身体状况,教你一套科学的运动方式,让你自然产生这种感觉。

 

 

邓小平:太极拳好

截拳道可能对身体有损害


      南方周末:怎么理解外家拳?它是直接练外形动作?

 

      陈正雷:外家拳刚开始就要“外练筋骨皮”。起始练法跟内家拳相反。

 

      还有句话,“内家十年不出门,外家三年打死人”。练习外家拳,三年后拳脚功夫就可以出门应付,过过招。但内家拳是先练内劲,要练十年后,才懂得其真正的内涵。

 

      同样练十年,在实战上内家拳不亚于外家拳。只要一“出门”,对外家拳的招式,练过内家拳的人能看得很明白。你来什么招式,都可以应付。内家拳注重于内,先立于不败之地。

 

      南方周末:外家拳不练内劲?

 

      陈正雷:外就是讲外形、外表,拳打脚踢就是外形动作。内,讲意念、内气、内脏、五脏百骸运气的方法。在中医上,运气的道路,叫经络。

 

      内外两家着手的基础方法不一样。一个从里边开始,一个从外边开始。都分几个层次。

 

      初级阶段,外家以刚为主,先练筋骨皮;内家以柔和缓慢为主,先练内劲。中级阶段,外形和内气都要结合。到高级阶段,内外家没有区别,都要内外平衡;肢体的手、眼、身、法、步都要协调;内劲都得充足,都讲速度、灵敏和技击的灵感,都要避免僵硬和一味放松,外家拳也要讲化劲。

 

      南方周末:咏春是内家还是外家?李小龙的截拳道呢?

 

      陈正雷:李小龙的东西,原理还是内家太极之理。

 

      他那种改造,是认为太极十年不出门,时间太长,一般人都接受不了那么长时间的训练。他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你能打、能拼、能博的技术。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甚至要用给身上通电的方法来训练。他也是在研究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来训练人,让你的肌肉、骨骼尽早得到锻炼。但是这种练功方法,违背了生理规律,可能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1432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