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名家讲坛 > “引进落空”的理论和实践(正文)

“引进落空”的理论和实践

2012-12-29
核心提示:主讲名家:武式太极拳名家 吴文翰 太极拳冠军教练 曾乃梁吴文翰:“引进落空”和“诱敌深入”太极拳谱《打手歌》中有“引进落空合...
  

主讲名家:武式太极拳名家  吴文翰  太极拳冠军教练  曾乃梁

 

吴文翰:“引进落空”和“诱敌深入”

    

    太极拳谱《打手歌》中有“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句子,因此.人们就认为引进落空这一战术是太极拳独有的。;其实不然。不仅太极拳讲究“引进落空”,其他武术拳种也都讲究“引进落空”。

 

    “引进落空”这个理论是从军事上引进的。军事上讲“诱敌深入”,然后,在有利的形势下击败敌人。这种战例是很多的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武术上的“诱敌深入”则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也就是面对强敌,先退让以避其锋芒,然后乘其旧力已去,新力未生之际,击败对手,比如《水浒》中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就是武术技击上典型的“诱敌深入”的战例,也是“引进落空”的技术应用。明朝的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军事武术著作中,都有这种理论思想。这与当时明朝的军队面对外敌.处于弱势有关,所以,就产生了这种“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理论,比如俞大猷的《剑经》就写到“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后人发,先人至。”等这种理论就非常近似于太极拳的“引进落空”的思想。还有吴殳的《手臂录》中也有这种理论。这些武术理论,都为太极拳“引进落空”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太极拳对“引进落空”的阐述更为具体。也更为强调。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讲“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里.王宗岳从左右、高低、进退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引进落空”。但是,这里的“引进落空”不是后退逃跑,乘虚而入,而是要“粘黏连随,不丢不顶”.造成”我顺人背“的形势,然后,顺势借力,打击对方。这是太极拳“引进落空”理论关键的地方,它不同于军事上的”诱敌深入”也不同于其他武术拳种的“引进落空”。再有武禹襄的《打手要言》对“引进落空”理论的阐述也是比较详细的,比如务要从人不要由己  从人则活由己则滞。要“引进落空”,就要从人,不能由己。如果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调动对方,肯定会发生顶撞、丢脱的现象,也就不能“引进落空”。还有“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这就和俞大猷等人的理论非常相似了。武禹襄还说:“力从人借,力由脊发。”这些都反映出了太极拳的”引进落空”理论的特点。另外,李亦畲的《走架行工打手要言》基本是讲述如何做到“引进落空”的。以后的杨澄甫、陈微明等人,都有关于“引进落空”的论述。这些论述,都是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阐述的,不仅仅论述的是武术技击的技巧。另外,这些理论都是从实践出发的,是从实践中来的。我们研究这些拳术理论对提高太极拳技艺.提高理论素养,提高品德修养,都是有好处的。

 

    那么.从实践上来讲.如何做到“引进落空”呢?我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首先应该研究拳势动作的技法。太极拳是武术,不是健身术,也不是体操.它离不开武和术。武,就是架势、姿势;术就是应敌的方法。离开了这些,太极拳就不是武术了。武术,就是以武为体.以术为用。练习太极拳,除了要掌握动作的用法外,还要注意虚实、开合。只有把虚实开合弄清楚.并且练到身上,才能做到王宗岳说的“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达到了懂劲和神明境地自然能做到“引进落空合即出”。

 

    其次练习太极拳,一定要在空松圆活外柔内刚上下工夫,这样才能做到上盘轻灵,下盘稳固,中盘灵活。这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反应灵敏快速、眼睛锐利准确步法稳当、手法灵活、身体灵便,也就是“心敏、眼锐、步稳、手活、身灵”。这样才能做到“上下相随”,才能“引进落空”。在这五个要点中,身灵是主要的问题。身灵才能随机应变,才能“引进落空”。所以.练习太极拳要练习活步功夫.不能练习死步桩功。如果练习死步桩功,可能桩步很稳定,但是要在技击中做到身法灵活,“引进落空”,那是很难的。

 

    第三,要多学习,研究太极拳论。学习、研究太极拳理论文章,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注意真伪。中国历来重文轻武,民间武术理论书籍良莠不齐,民间武术有许多夸大的不真实的东西或者是玄虚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注意甄别。二是不能有门户之见。三是不能以个人好恶为取舍标准。四是通过学习,要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品德修养。

 

    第四.要多实践。理论毕竟是理论,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要多向名师请教,多和志同道合的益友交流。没有一定的太极拳技击实践,没有太极拳技击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导,没有和同伴的切磋交流,光学太极拳理论是练习不出“引进落空”的功夫的。在切磋交流中,要注意,太极拳是练习技巧不是练习蛮力,所以,在研究推手技击时要注意技巧,不要比拼蛮力。

 

曾乃粱:从三个方面练习“引进落空”

 

“引进落空”的概念出自《打手歌》:“引进落空合即出,粘黏连随不丢顶。”

 

    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引进落空”?先谈“引进”二字÷太极拳在技击上的特点是以圆破直,以柔克刚,化而后发。但是,假如对手一直不出招,我就要主动出招,引诱对手出击,然后“化而后发”。所以,这里的”引进“就是引诱引导的意思。而”落空“则是把对方的劲力引到空出,使对万落空,有破坏对方重心,使对方失去平衡的意思。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引进落空”就是对方的劲力打来.我不让它打到我的重心,而是让劲力走我的圆弧动作的切线,从而化掉劲力,让对方落空。“引进落空”是化解对方的进攻.让对方的劲力落空,身体失去平衡。但是这还不是目的,目的是接下来的“合即出”一一反攻对方,用整劲和合劲打击对方。“引进”是为了“落空”.“落空”是为了“合即出”。

 

    然而,“引进”是有风险的。如果对方的力量很大,速度很快,你来不及化解.就有可能被对方打倒。所以,这里面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知己知彼。知己知彼,才敢引进对方。因此要摸清对方劲力的大小、方向和速度.才能“引进落空”。

 

 

    “引进落空”是太极拳在攻防上的技术特点。南拳在攻防上的特点是”以刚制刚”长拳的特点是“以快制刚”,太极拳的特点是”以柔克刚”。要想做到“以柔克刚”,其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引进落空”。为了以柔克刚,太极拳还要求“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要后发先至。要做到“引进落空台即出”就要练习“听劲”的功夫。所谓“听劲”是用皮肤触觉来感知对方的劲力变化,感受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和速度。为了练习“听劲”功夫,就要做到“粘黏连随”——黏住对方,彼进我退.彼退我进.让对方脱不开,逃不掉.这就叫“不丢顶”。《打手歌》中还有一句话叫:“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这里的“四两拨千斤”主要在“牵动”也就是牵动对方的重心.破坏对方的平衡。

 

    那么我们如伺做到“引进落空”呢?

 

    第一,平时练习套路时要带有敌情观念,也就是要有攻防意识。不要没有攻防意识地画弧做动作,那样只能是活动肢体,而是要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有攻防意识。比如做“搂膝拗步”动作.要有一手搂开对方进攻的腿,一手进攻对方的前胸的意识。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要明白动作的技击用法。我认为,打太极拳要有两种意识:一个是攻防意识,一个是美的意识——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展现太极拳的美。练习太极拳只讲技击攻防.不讲美,就不能吸引众多的人来练习.也不能达到很好的健身目的.而只讲美,不讲技击攻防,就失去了太极拳的根本。总是带着攻防的意念来练习太极拳套路,就能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够为以后技击时的“引进落空”创造条件。

 

    除了具备技击意识外,我们在练习套路时.还要要做到“立身中正”。如果做不到“立身中正”,自己都站不稳,也就不能做到“引进落空”。太极拳是文化拳,充满了传统文化和精神。传统文化讲究做人要正派、公正,离不开个“正”字。太极拳的首要原则也是“立身中正” ——离不开一个“正”字。所以“立身中正”在精神层面上是要培养“一身正气”。

 

    再有,练拳时要“以腰为轴”,腰为主宰”,在身法上做到“虚实含展”,防止挺胸叠肚的现象。挺胸叠肚是不懂得太极拳在身法动作上的阳阳虚实变化,因此.也不可能为“引进落空”创造必要的身法条件。

 

    第二,要进行推手练习。练习太极拳推手,要从单推手、双推手,到四正手、大捋推手,—直过渡到散推。推手重要的是练习“听劲,在双方你来我往的进攻与化解当中体会”引进落空”“以柔克刚”的技术技巧。这里的核心是走化要做到“引进落空”就要会走化.要做到见力化力,化力佶力,借力打力,要化被动为主动.破坏对方的平衡。初学推手,很容易犯的毛病是顶牛。要认识到,推手并不是以胜负为目的,而是以研究攻防技击的技术为目的,往往是点到为止。通过推手练习,相互切磋,体会以巧取胜的太极拳技术特点。

 

    练习推手要做到五个字:轻、松、柔、圆、顺。要在变化中造成我顺人背的形势。所以,太极拳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特点,推手体现了以圆破直、化而后发。以柔克刚的太极拳攻防特点。

 

    第三,要充分领会太极拳的活力,张力、包容力和亲和力。

 

    所谓活力,是说太极拳不是僵硬、死板的,而是阴阳不断变化的,如行云流水,生机勃发。要理解太极拳变化中的活力,体会刚与柔、虚与实、快与慢等灵活变化的力。

 

    所谓张力,就是太极拳的拥劲。棚劲,我认为是张力,是向外伸展、饱满圆撑、对拉拔长的力量。

 

    所谓包容力,是说太极拳有包容精神。有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劲力。练习太极拳时,通过太极拳动作的含展折叠,领会其中的包容力。太极拳练好了,在做人方面也应该是能海纳百川,虚怀着谷。

 

    所谓亲和力,是内外相合,形神相容的力量。

 

    练习太极拳,领会好太极拳这四种力,对太极拳的理解就高了一个层次.这样对领会太极拳的“引进落空"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总之,太极拳的《打手歌》和《太极拳论》是姐妹篇。《打手歌》是《太极拳论》的具体化,也是《太极拳论》的本质要求,《太极拳论》则是《打手歌》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打手歌》是太极拳付诸实践的体验,《太极拳论》则是将《打手歌》的实践加以总结、概括和升华。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太极拳论》是从总体上。全局上领会太极拳=而《打手歌》则是在实战上体现太极拳的内涵。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1322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