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陈氏太极拳的科学性
传统陈氏太极拳,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太极拳。但以今天的现代人体生命科学、体育原理以及现代医学来检验,令人惊叹的是:这套拳完全符合今天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中央提出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前提,其核心则是以人为本,发展离不了人,而人则以健康为本。正如上届人大代表讲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而维护健康的要素之一是体育运动。所以一个口号叫“生命在于运动”。而今天这一口号的提法则是“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那么作为维护健康的体育项目之一的太极拳,究竟其科学性如何:现在,我们以人体科学,体育原理和我们的实践来检验:究竟它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什么叫科学?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类知识体系。
当今,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哪种运动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则要依据人体生命科学和体育原理,来检验它的要素内涵和功效。
根据体育原理和人体生命科学,最具有科学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要素应该包涵以下十个方面的功能:
1、对人体各系统有整体调整功能;
2、增长力量;
3、锻炼速度;
4、增强耐力;
5、增强平衡功能;
6、锻炼柔韧性;
7、锻炼灵敏性;
8、有氧代谢;
9、具有防身功能(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体育观);
10、调整人的心态(即有利于心理健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四十八年来本人及其众多学员以及再传学员的实践:证明陈照奎老师所传授的这套正宗传统陈氏太极拳,非常符合立述十条标准:
1、此拳强调“周身一家,整体运作”,“一动无有不动”。特别是它强调以丹田为核心、以胸腰运化为枢纽的意气力内外兼练的法则,对整体健康效果非常明显。
2、拳走低势,再配合单式训练、推手及各种功力训练,肯定会增强体力,特别是增强下肢的能量。
3、此拳快慢相问,许多腾挪闪战的动作要求速度快,肯定对增强速度有功效。
4、此拳始终强调下肢运作要分清虚实,肯定对锻炼耐力效果显著。
5、此拳强调三维平衡,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前必后。强调前后、左右、上下力量对称,肯定可以增强人体的平衡功能。
6、此拳运作强调立体螺旋,四肢顺逆缠丝,强调松柔,发劲松活弹抖,肯定可以增强人体的柔韧功能,对输通经络、调整气血运行,大有好处。
7、拳架锻炼,再结合技击训练,强调化字当头,“因敌变化示神奇”,推手强调听劲,与对方所有接触点上都有自己的“耳朵”(触觉),肯定对人体的灵敏性锻炼有好处。
8、此拳,特别是一路八十三式拳,非常符合有氧代谢运动的六条标准。(大骨节大肌肉群参与运动;强度低,耐力强;运作不闻断;一趟拳不少于十五分钟;运动有节奏;打完拳汗流雨不气喘。)
9、此拳的本质是武术,大小动作,都有攻防技击含义,防身功能明显。所以,此拳完全符合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关于体育要包含防身的武术功能”的体育观。
10、此拳拳理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和谐辩证法的哲理为指导,有利于益智思辩,调整人的思维功能,调整人的心态。许多学员通过练拳,不仅体质增强,情绪性格也有所改善,增进了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