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养生 > 名家讲坛 > 马虹:试论太极拳的实质及其发展方向(正文)

马虹:试论太极拳的实质及其发展方向

2012-01-11   马虹
核心提示:一、什么是太极拳什么是太极拳?“太极”一词《辞海》注释为“中国哲学术语。”南宋朱熹云:“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北宋...
  

 

 

一、什么是太极拳

 

什么是太极拳?太极一词《辞海》注释为中国哲学术语。南宋朱熹云: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北宋张载云:一物两体,其太极之谓也。又有云阴阳合则为太极,太极分则为阴阳。”“者,词典上解释:徒手武术之谓也

 

由此可见,按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解释太极拳的本质,即以中国传统哲理指导下的一种武术。所以创编此拳种的陈王廷创编此拳时,即以中国《周易》的太极阴阳哲理为拳理依据;以明代中国著名军事家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拳经》为拳术依据;以道家养生典籍《黄庭经》和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为养生健康之依据,而创编了这套广受欢迎的太极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本人学习,钻研和传播此拳五十年(1961-2011)的实践和体悟,我感到我们中国的太极拳,确是文化、武术、养生融为一体的一门学问。或者说它是一门人生必修课。所以,2007年本人应邀在南开大学举办的一次有关太极拳的学术报告之后,该校社会学院一位院长说听了老师这场报告,感到我们中国的太极拳确是一门学问,看来大学里应该设一个太极拳学院。如果确定太极拳是一门学问,当然它的文化内涵还不能只限于两套拳架(拳路),还应该包含推手技巧、单式训练、器械、辅助功力训练,以及它的拳法、拳理等系列课程。

 

二、太极拳面临的形势

 

正因为中国太极拳其实质的优越性,它越来越受到世人的欢迎。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传播面也越来越广,喜欢它的人越来越多,对它的评价越来越高。最近报道: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一篇调查研究的结论,认为中国的太极拳几乎是没有缺点,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运动项目。并云太极拳目前在美国有几百万人在练习,而且倡议推广面要进一步扩大。(2010.8.25《燕赵晚报》)。俄罗斯《文化报》发表论文云中国的太极拳,是一项整体健康术。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各国都在推广中国的太极拳。所以报载:“中国的太极拳在西方日益走红。2000.8.18《参考消息》)。日本、香港等地有些学校已把太极拳列为学校正式课程。(1999.3.2《中国体育报》)。所以,中国国学大师蔡元培先生说:太极拳它可以御侮,可以卫生。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国粹。我们国家当代领导人,也正式提倡要推广太极拳,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几位国家领导人都提倡打太极拳。都讲太极拳好。尤其是周总理讲得更具体,他说: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太极拳是一项极好的健身活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可以陶冶情操,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给人们带来情趣和幸福,延年益寿。1959年在北体同日本朋友松村益三的一段谈话)。这段话非常切合实际,值得我们深思和体悟。

 

三、尊重传统,科学发展

 

形势大好,但也必须看到还有许多值得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让中国的太极拳的质量更高,传播面更广,让它既维护其文化传统,而且又具有科学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太极拳的广泛流传和发展,形成许多派别,这也是很自然的现象。但由于各派传人的认识、文化、领悟的不同,太极拳界的若干理论、套路编排、训练方法以及拳术风格,存在许多差异,因而往往使一些学习它的人感到迷茫,无所适从,甚至互相贬低,影响团结。为此,本人建议我国体育领导部门,或一些太极拳组织的领导机构,组织大家(特别各门派的一些代表人物)针对目前太极拳界在拳理拳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一些科学研讨活动,本着尊重传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携手并进的精神,齐心协力进一步发展我们国家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太极拳。

 

诸如下面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我认为都值得我们认真研讨:

 

用意不用力。太极拳强调意领形随,意气力三结合,但讲求不用力是不科学的,恩格斯讲:力,是运动的表现。那么太极拳是不是运动?!

 

要速度均匀。日常生活中人体需要适应各种不同环境、不同事态的变化,运作必须灵活,能快能慢,尤其是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武术的化打、攻防等应变功能,需要能快能慢。所以,太极拳运动方式也应该快慢相间,锻炼能快能慢的功能。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眼随手运。我的老师则强调眼看敌人为主,左顾右盼。比如,我双手向右侧捋化对方进攻的右手,我眼必须以看左前方为主,因为我捋对方右手之时,对方还有左手可以向我击来。所以,我必须以看对手为主,兼顾左右。只讲眼随手运是值得研究的。

 

有的太极拳,不讲技击含义,把拳术变成体操、舞蹈。太极拳本质是武术。它的创编者是根据武术典籍《拳经》组编的。因此,按传统太极拳的每招每式乃至每个大小动作,都有技击含义:对方在什么方位、用什么劲道向我进击,我又以什么方式,用什么劲道应对,是化、是借、是拿、是发……,都应该一清二楚。做到打拳无人似有人。体现太极拳的武术本质。

 

还有一些太极拳的流派,其运作方式不讲太极阴阳哲理:一味求松求柔,也有一味追求刚劲,不讲刚柔相济:一味讲舒展大方,不讲开合相寓:动作往往直上直下;不讲轻沉兼备,逢上必下等等阴阳互包、阴阳互根、阴阳平衡、阴阳折叠,以及胸腰立体螺旋,四肢运动顺逆缠丝等等传统太极拳固有的传统拳理。

 

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了迁就一些怕难怕累、知难而退,追求简化省劲的人士的要求,或为了参加比赛受时间限制等等原因,当前各种简化套路泛滥,各种流派许多传人你编一套,我编一套,目前简化套路不下几十种。这些简化套路易学,时间短,但健身效果、防身功夫都比较差。尤其是当代最佳的科学运动项目要求的实现有氧代谢运动,而有氧运动最重要的一条标准是连续运作时间不得少于十二分钟,最佳有氧运动连续运作要在十五分钟以上。那些简化套路是难以达到这条科学运动标准的。另外也有人为了个人名利,妄以先师秘传为名,创编了一太极长拳,如“108等等,按一代宗师陈照奎老师讲,从第六代宗师陈长兴(1771-1853)之后,陈氏家传的正宗拳架就是一路、二路(炮捶)两套拳。此外,如果把此拳确实做为一门学问,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诸如这门学问的系统理论、拳谱、拳法,乃至一些辅助功力训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从而使我国的太极拳真正成为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针对上述当前中国太极拳运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人建议国家体育领导部门,或太极拳科研机构,以及各门派的代表人士,应该本着尊重传统,科学发展的精神,大力广泛开展太极拳的科研活动。太极拳各派系的传人和积极分子,本着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积极进取,共同发展的精神,力求自己所继承和传授的太极拳既符合传统拳的拳谱规矩又合乎太极阴阳哲理指导下的拳理和人体科学之理,而且招招式式又体现其武术本质。让我们的拳做到一动三合,即不论手眼身法步大小动作,一动之中都能做到三个合乎:合乎传统拳谱的动作规矩;合乎太极阴阳哲理和人体科学之理;又合乎化打结合的鲜明武术劲道。使自己所演练或传授的这套太极拳既符合传统拳的太极哲理,又有科学的强身健体功能;既能调整人的思维益智健脑,又有防身迎敌护身的武术功能。使我们传授的这套太极拳真正成为文化、武术、养生融为一体的一门学问,一门科学,一门人生必修课,让中国的太极文化造福人类社会。

 

     以上拙见,仅供同道参考,并望给予批评指正。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life/1083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太极头条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