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系列大讲堂》定于2015年10月12日的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期间开讲。因为栏目从酝酿到开播,仅有短短数天准备时间,加之没有经费,我只能硬着头皮,召集身边的朋友帮我一点点解决各类事无具细的问题。幸好,活动得到了温县体育局、温县陈家沟景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还有一帮子圈里的朋友特别捧场。
陈志强,就是这次《名家讲堂》栏目里最支持我的“太极同党”。记得公开赛前一天晚上近十点钟,我才给陈志强打电话说明情况。原本怕时间仓促,他会为难。
不料,他爽快地一口应承了下来。说行啊,没问题,我明天组织学员。你看,都需要讲什么内容?
沟通完,放下电话,心里一暖。他是天南海北地忙于太极拳的传播,我是每天争分夺秒地坚守内心的梦想,我们平日里连个寒喧的电话也没有。但朋友就是这样,即使常常不联系,如果哪一天你呼他,他便是无需客套就会帮助你的那个人。
陈志强与我同年生,“陈家沟八大天王”之一,他拜师学拳多位大师,也是百般磨砺,苦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名家。我曾给他写文章,题目是:《陈志强:志者恒进 唯爱太极》。我以为,他的成功路,很老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记得他给我讲过的一个最深的细节。陈照森老师教他和学员们练推手,强调单势练习,一个动作有时候一练就是几天,练习云手动作时,陈志强说,他的胳膊疼得晚上睡不着觉,吃饭时连个筷子也拿不起来。“不吃得苦中苦,哪能练好太极拳!”这是他的感叹,也是这些年来他常给学员们说的一句话。
他给我讲他的传拳生涯。常见有人不服气陈式太极拳,但他最终都能用实力让对方心服口服。陈家沟出太极拳系列丛书时,我曾专门采访,问他,太极拳生涯里,哪段故事你记忆最深刻?最精彩?他笑了,哪有什么精彩,遇见人遇见事,低调行事就行了。
但有一次赛事期间,组委会安排名家互动表演,他以为主动上台的人系组委会安排配合他讲解太极八法,于是,认真演示,对方屡屡或摔或被拿。不料,下午突然有学员告诉他,此人原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拳师,推手极好,中午上台本想试一试陈家沟来的名家实力如何,谁知道却颜面尽失,因此放弃参赛,下台后就直接回家了。
陈志强讲完这个小故事连连懊恼:我真不知道,早知道如此,一定点到为止,真是不得劲!
我以为故事要写得精彩,自然要写那些一争高下的轶事。但采访时陈志强并不肯多讲,我就一点点盘问,直到我认为情节丰满为止。他却末了再三嘱咐:一定要写得婉转含蓄,点到为止。“大家都在圈子里混,很不容易,都要给人留几分!”
这便是陈志强,一个低调质朴的性情中人。我想,他的拳馆能开遍全国各地,能培养出一大批骨干教练,也是得益于他的人品和拳品吧。
太极拳圣地陈家沟堪称大师、名家、名手的集聚地。外人眼里似乎高高在上的大师名家,在我们这些陈家沟圈里人的眼里,也是一个普通人,可以一起坐地摊喝酒,胡侃。偶尔,他们也有可爱至极的时候。
记得去年他来老家过生日,一堆的学员和一堆圈中好友前去祝贺。我下午才知此事,便打去电话算是祝贺。谁知他却喝高了,电话里执意要与我说说知心话。
可是,他在电话那边自言自语了大半天,舌头捋不直,我在电话这头一句也没有听懂。挂了电话显得不礼貌,不挂又不知道所云,只得“嗯啊”“嗯啊”地应承。心里直笑,喝高的大师原来这般可爱啊。
等过了几天,早已忘记此事时,他突然来了电话,张口便道歉:王娟,对不起,那天我真喝高了,哪句说不对,你不要介意啊!真对不起,真对不起!
他一遍遍解释道歉,我在这边笑着索性说了实话:帅哥,你那天说的话,我一句也没有听懂,都不知道你说的是啥!
学拳志坚,终成大家;性情中人,方得人心。这就是我眼里的陈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