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我跟太极的相识是从3年前开始的,也就是2010年。
2010年10月,由于工作调动的原因,我从基层乡镇来到了市里,告别基层乡镇那艰苦的岁月,迎来了崭新的办公环境。之前的乡镇办公室只有一台电脑,而且还不能上网,印个文件什么的,要先刻好蜡纸然后用油墨机来印刷,办公桌子是延续了多少年代的桌子,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天,拉开抽屉竟然发现抽屉里面的角落里竟然有黑色颗粒,后来才知道那是老鼠屎……。
如今到了市里上班,眼前是崭新的办公桌,可以上网的电脑。但是,过了不久,由于工作离不开电脑,一天下来要在电脑面前坐上8、9个小时,特别是碰上晚上加班到10点、11点的时候,回到家自己的脖子、颈椎就疼痛难忍,难以入眠,翻来覆去,后背像压了个大石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练太极拳对缓解颈椎有好处,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练练。
简化“24式”是我的入门老师
最初,我开始练习24式的,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上过太极拳的选修课,学了点皮毛,有了点基础,加上网上看视频,很快就能打下来了。由于在大学的时候,很不愿意学这个看上去软绵绵,老人玩的活动,当时只是为了修学分,才选了这门课,当然也没有怎么好好学。大约练了半个月的24式,发现自己的颈椎竟然向好的方向发展了。有一天,在跟单位同事聊天中,知道陈式太极拳不错,而且这个同事还向我说,要练太极拳就练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陈式是其他派别的始祖,其他派别都是最初从陈式演化来的,并且还建议我学陈小旺大师的拳路。
立志学陈式拳,“照葫芦画瓢”三个月
那天听了这位同事的话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没有想到太极拳还有这样长的渊源。从心里萌发了想学陈式太极拳的想法。但是一个问题摆在眼前,跟谁学?怎么学?要想学好,最好去陈家沟,但是目前自己的工作情况也不允许这样做。到公园里面跟着学,也担心学不到真功夫。最后,自己想到了网上学。于是,在网上下载了陈小旺师傅的陈式老架一路的教学视频,也想“自学成才”。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学成才”的想法是多么幼稚。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我就跟着网上的视频学,只能是先“照着葫芦画瓢”,就这样画了3个月。3个月之后,自己能从第一式打到最后一式,当时那个高兴劲,甚至骄傲劲就别提了,感觉自己要飘起来一样,觉得自己够聪明了。但是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重新回到了理智的道路上。
“一句话”让我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自从在网上学会了套路后,我早晨就去公园练,多少有点“卖弄”的心理吧,呵呵。就这样每天到公园晨练了大约半个月。其实,每天早晨公园中锻炼的人很多,什么锻炼方式都有,有跳集体舞的,有打太极拳的,有跳绳的等等。我经常注意到在离我不远处,有个70来岁的老人,在教4、5个人打太极拳,我心里想:“这个老人一定会太极拳,否则不能教别人,我看看能不能跟着他学?”。于是,我趁着老人休息的时候,走过去跟老人打了个招呼,想跟老人学太极拳。老人说:“他看到我一个人打太极拳好长时间了,但是心里一直挺迷糊的,不知道我打的是哪一派的,说是杨式吧,但是看起来又像陈式,总之,看不懂。”我当时听了,脸一阵红,感觉羞愧难当,本来以为自己跟着视频学了三个月的陈式,应该不错了,没有想到在别人眼中竟然是“陈不陈,杨不杨”,是个“四不像”。
幸好,自己是个知错就改,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于是我就郑重的拜老人为师傅,和其他人,一块跟老人学。跟老人学了大约半年时间,由于自己搬了家,搬到了新买的楼房里,离老人教拳的地方远了,从此,就没有跟着老人学了。可以说,跟老人学的半年中,是他纠正了我的拳架,让我由最初的“四不像”,开始变得像陈式的样子了。老人是个退休的老干部,之前听他说,他退休后,曾经去过陈家沟,在那学了一段时间,老人告诉我“太极拳跟其他的拳不一样,是讲究缘分的;要是跟太极无缘,就学一辈子也学不会。”
内心的坚持,才能结出坚实的果实
自己说句心里话,认为太极拳最难学的地方是“坚持”,尤其像自己这样30出头的年轻人,有很多都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学不长,两天打渔三天嗮网都有。庆幸的是,3年来了,自己一直坚持了下来,从内心处爱上了太极拳,把太极拳当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在3年的太极拳中,自己也顿悟出了很多东西,收获到了很多益处。首先,身体的健康给自己带来了快乐的生活。练太极拳,让我的颈椎病好了,从此摆脱了病魔,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并且自己很少感冒生病,体质比起前强壮多了。其次,心态的健康给我一个敢担当的强大内心。练习太极拳让自己的心胸豁达,胸怀宽广,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总会去积极解决,而不是以前常悲观、泄气。每天自己总会把自信的笑容带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笑容和充满活力的心态来感染周围的人。
有太极拳相伴的岁月中,是充满充实和快乐的。以后的岁月中,我也会像周围的亲朋好友来介绍太极拳,尽自己的力量来传播太极文化,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让大家感受太极、了解太极,走进太极、宣传太极、收益太极。
2010年10月,由于工作调动的原因,我从基层乡镇来到了市里,告别基层乡镇那艰苦的岁月,迎来了崭新的办公环境。之前的乡镇办公室只有一台电脑,而且还不能上网,印个文件什么的,要先刻好蜡纸然后用油墨机来印刷,办公桌子是延续了多少年代的桌子,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天,拉开抽屉竟然发现抽屉里面的角落里竟然有黑色颗粒,后来才知道那是老鼠屎……。
如今到了市里上班,眼前是崭新的办公桌,可以上网的电脑。但是,过了不久,由于工作离不开电脑,一天下来要在电脑面前坐上8、9个小时,特别是碰上晚上加班到10点、11点的时候,回到家自己的脖子、颈椎就疼痛难忍,难以入眠,翻来覆去,后背像压了个大石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练太极拳对缓解颈椎有好处,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练练。
简化“24式”是我的入门老师
最初,我开始练习24式的,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上过太极拳的选修课,学了点皮毛,有了点基础,加上网上看视频,很快就能打下来了。由于在大学的时候,很不愿意学这个看上去软绵绵,老人玩的活动,当时只是为了修学分,才选了这门课,当然也没有怎么好好学。大约练了半个月的24式,发现自己的颈椎竟然向好的方向发展了。有一天,在跟单位同事聊天中,知道陈式太极拳不错,而且这个同事还向我说,要练太极拳就练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陈式是其他派别的始祖,其他派别都是最初从陈式演化来的,并且还建议我学陈小旺大师的拳路。
立志学陈式拳,“照葫芦画瓢”三个月
那天听了这位同事的话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没有想到太极拳还有这样长的渊源。从心里萌发了想学陈式太极拳的想法。但是一个问题摆在眼前,跟谁学?怎么学?要想学好,最好去陈家沟,但是目前自己的工作情况也不允许这样做。到公园里面跟着学,也担心学不到真功夫。最后,自己想到了网上学。于是,在网上下载了陈小旺师傅的陈式老架一路的教学视频,也想“自学成才”。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学成才”的想法是多么幼稚。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我就跟着网上的视频学,只能是先“照着葫芦画瓢”,就这样画了3个月。3个月之后,自己能从第一式打到最后一式,当时那个高兴劲,甚至骄傲劲就别提了,感觉自己要飘起来一样,觉得自己够聪明了。但是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重新回到了理智的道路上。
“一句话”让我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自从在网上学会了套路后,我早晨就去公园练,多少有点“卖弄”的心理吧,呵呵。就这样每天到公园晨练了大约半个月。其实,每天早晨公园中锻炼的人很多,什么锻炼方式都有,有跳集体舞的,有打太极拳的,有跳绳的等等。我经常注意到在离我不远处,有个70来岁的老人,在教4、5个人打太极拳,我心里想:“这个老人一定会太极拳,否则不能教别人,我看看能不能跟着他学?”。于是,我趁着老人休息的时候,走过去跟老人打了个招呼,想跟老人学太极拳。老人说:“他看到我一个人打太极拳好长时间了,但是心里一直挺迷糊的,不知道我打的是哪一派的,说是杨式吧,但是看起来又像陈式,总之,看不懂。”我当时听了,脸一阵红,感觉羞愧难当,本来以为自己跟着视频学了三个月的陈式,应该不错了,没有想到在别人眼中竟然是“陈不陈,杨不杨”,是个“四不像”。
幸好,自己是个知错就改,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于是我就郑重的拜老人为师傅,和其他人,一块跟老人学。跟老人学了大约半年时间,由于自己搬了家,搬到了新买的楼房里,离老人教拳的地方远了,从此,就没有跟着老人学了。可以说,跟老人学的半年中,是他纠正了我的拳架,让我由最初的“四不像”,开始变得像陈式的样子了。老人是个退休的老干部,之前听他说,他退休后,曾经去过陈家沟,在那学了一段时间,老人告诉我“太极拳跟其他的拳不一样,是讲究缘分的;要是跟太极无缘,就学一辈子也学不会。”
内心的坚持,才能结出坚实的果实
自己说句心里话,认为太极拳最难学的地方是“坚持”,尤其像自己这样30出头的年轻人,有很多都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学不长,两天打渔三天嗮网都有。庆幸的是,3年来了,自己一直坚持了下来,从内心处爱上了太极拳,把太极拳当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在3年的太极拳中,自己也顿悟出了很多东西,收获到了很多益处。首先,身体的健康给自己带来了快乐的生活。练太极拳,让我的颈椎病好了,从此摆脱了病魔,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并且自己很少感冒生病,体质比起前强壮多了。其次,心态的健康给我一个敢担当的强大内心。练习太极拳让自己的心胸豁达,胸怀宽广,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总会去积极解决,而不是以前常悲观、泄气。每天自己总会把自信的笑容带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笑容和充满活力的心态来感染周围的人。
有太极拳相伴的岁月中,是充满充实和快乐的。以后的岁月中,我也会像周围的亲朋好友来介绍太极拳,尽自己的力量来传播太极文化,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让大家感受太极、了解太极,走进太极、宣传太极、收益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