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练习太极拳注意哪5素养?(正文)

练习太极拳注意哪5素养?

2011-07-26
核心提示: 这五大素养是探研太极拳真谛之基础中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不仅仅是祛病强身的养生术,亦不仅仅是“圣医治未病”之免疫力...
  

 

 

   这五大素养是探研太极拳真谛之基础中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不仅仅是祛病强身的养生术,亦不仅仅是“圣医治未病”之免疫力锤炼的精要之一,更是弥漫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成功学和心理学。

 

    第一大素养: 诚信

 

    笔者的朋友香港权智集团董事长谭先生学太极拳的时候,他的太极拳老师说现在流行的太极拳有三大类:其一是有为境界的;其二是有无境界的;其三是无为境界,你学哪种?他问,哪种太极拳最好?老师回答:“无为境界的太极拳!”结果,谭先生二话没说,马上把有为境界的套路招法放下,直接进入无为境界之太极拳的学练。为什么能放下有为而选择无为境界的太极拳,因为他对老师所说的话非常真诚的相信,没有分辨心。

 

    “诚”字怎么写?一个言字旁,一个成功的成,一说话就成功,这就是心诚——干事情,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成功。成功的关键就是精神非常专一。从里到外是一致的,心念一专、一诚,就把意识的力量贯穿起来了。意识里面的力量,包括神、意、气,也包括形——一句话,就是要把神、意、气、形全部集中起来了。

 

    过去讲“心”的作用,心诚,一句话就成。实际是说,在说话之前,先有意而后有言,有了意念才说出话来,意念和声音结合到了一起。如果这个“心”,这个意识,不是很专一,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那就不行了。儒家在《中庸》里讲“诚能先知”,心要是诚,事没来,就能知道。

 

    诚心诚意的相信是探研太极拳真谛的第一大精神品质。

 

    第二大素养: 立志

 

    20世纪80年代有个电影叫《神丐》,主要表现的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学拳的故事。杨禄禅学拳的时候,一开始去河南陈家沟拜师,师父认为他条件不好不收他,又找了几位老师也不行,就又回到陈家沟,装哑巴,每天去陈家门口要饭吃,和看门的老头混熟了,晚了就睡在门洞里。一天下大雪被冻昏迷了,陈家就把他收留了,当个哑巴养着。他白天扫地、买东西、侍候人,晚上到后院趴在墙头偷着看陈家练拳。看了之后还得自己练,白天怕别人看见不敢练,得夜里偷着练。因此,他白天有时困得走路都摔跟头。有一天看人练太极拳推手看得入神了,失口叫了一声“好”!被抓住了。那时偷人家功夫是要处死的。陈家弟子有人主张把他杀了,有人主张挖眼睛,有人认为应该点哑穴。

 

    陈家的师父问他怎么回事,他拿出过去老师写的推荐信说明原委,经查证确有此事,主人感叹地说:“孺子可教!”本来陈家已经关门,不再收徒,后来破例收下了他。他把偷学来的拳路一表演,真是不得了,功夫竟超过陈家的弟子——最后杨禄禅成了太极拳历史上仅有的“杨无敌”、“软十三不敢粘”。

 

    杨禄禅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关键就是他有一定要学好太极拳的愿望。愿望一定下来,就会产生行动的力量。所以,我们探研太极拳真谛的时候,要发一个把它练好的愿望。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说,立志是树立目标。从笔者所学的内功太极拳、水性太极拳的角度来说,立志是行动之前的“意在先”,学拳之前的目标定位。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961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