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个武术爱好者的“敲边鼓”――一个传播学者的视角
我作为一个传播学者今天能够受邀参加第十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学术报告会暨第二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感到非常高兴。这体现了大会举办者已经具有的跨学科研究意识,因为今天的世界尤其是互联网出现以后,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只从一个学科的角度来对现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解析的话,我们未必能够诠释它的真谛,也未必能够获得未来发展的良好路径,所以跨学科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主要潮流。在我国武术界,上海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以如此高的境界组织这样一次国际学术会议,聚集武术界、传播学界的共同智慧,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献计献策,我感觉是非常好的。我今天的报告:武术国际传播的新思路,以武术养生文化的国际传播为切入点,就是希望从传播学的视角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一点参考。
我长期从事传播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但我又是半个武术爱好者,所以我只能敲敲边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自己与武术也有着不解之缘。我的弟弟吴信良也是一个武术工作者,中国武术八段,峨眉派武学研究者、国家级散打裁判、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委员、四川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峨眉武术联合总会秘书长、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荣誉顾问及黑带九段。在座的很多专家也都非常熟悉。1985年我和我弟弟一起合写了一本《峨眉散打术》,该书在四川和香港出版,1986年我和我弟弟又合写了《实用女子防身术》一书。这些书主要由我弟弟和他的老师合写,我作为一个敲边鼓的,参与了一些编写工作。因此,我自小就受到了武术耳濡目染的熏陶,对武术有着特殊的感情,直到现在,我也一直保持着这个爱好,国内所有的武术大赛,包括竞技活动、表演活动我都比较喜欢看。这也是我今天敢于走上讲台与大家交流对于武术传播的一些看法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