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我学太极拳的经历和感悟(正文)

我学太极拳的经历和感悟

2011-07-19   寒风烈
核心提示: 早上,几个师兄弟在一起探讨打拳的感触和对太极拳的认识,让我想起了我当初学拳的情景。两年前每天清晨登山晨练途中,就会看见几...
  

       早上,几个师兄弟在一起探讨打拳的感触和对太极拳的认识,让我想起了我当初学拳的情景。两年前每天清晨登山晨练途中,就会看见几个中年人在那儿练习太极拳,动作轻柔缓慢,姿态祥和,刚柔并济,甚是好看。每次路过,我都会好奇的驻足观看一阵。就是这份好奇心,让我有缘认识了张志俊大师的得意弟子任晓林老师。

        怀着对太极拳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也开始学习太极拳。因为刚开始入门,师傅先让我们学基本功,先让我们学的只是一个拳架,比划几堂课下来,自我感觉还不错,心里暗暗想到:其实学太极拳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嘛,很轻松啊!

        由于自己的放纵和松懈,跟着师傅学了2个多月的我就自认为学会了,从此在没有上山和师傅及师兄们在一起练拳,最初,在家里,自己还能舞动几下,后期脑海里就完全没有了修炼的意识,对太极拳的初体验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结束了。今年的5月份,我再次来到当初练拳的地方,蒙任师傅不弃,让我重新站在了师兄弟队伍里,而此时的拳友队伍也由当初的4人发展到了16人。

        二次归队,我暗下决心,这次一定要持之恒心,苦练到底。天天在师兄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逐招逐式补课,在练拳的过程中,经过师傅和师兄们的指点和纠正,要求我松垮下蹲、沉肩坠肘等规范动作,才发现原来太极拳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是我这种门外汉,不得要领有些自以为是而已了,随着太极拳的深入学习和了解,我对太极拳的兴趣和喜爱越来越产生浓厚的兴致了,打拳的架势也由最初的有形无韵到有意识地掌握某个身法要领,每次打完一套拳,打好后全身也能感到微微出汗,精神气爽。

        很多人都认为太极是老年人的象征,动作缓慢、有气无力,通过跟师傅学拳了解到,太极拳不仅仅只适合于老年人练的一种拳术,而更适合于年轻人;准确的说,只要有一定行动能力的人都可以练习,上至古稀老者,下至五六岁的小朋友,都可以练习。修练太极拳不仅仅强身健体,开发潜能,丰富生活,陶冶情操,还可以防身自卫,太极拳蕴涵了许多实战技巧,其暗劲、巧力之微妙更是常人所难体会。

        经过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了解后,仔细一想自己的工作状态,才知道自己正是缺乏锻炼才导致周身的亚健康状态。之前都是长期的伏案工作,天天对着电脑,一忙起来,一座就是一天,甚至连喝水的空隙都没有,更别提四处走走,活动活动腿脚,时间久了,常常一天忙下来,就会到感到头胀、头痛、肩颈酸麻,上个楼梯就会气喘吁吁、疲惫不堪。

        很感谢任晓林老师提供这样锻炼身体的机会,也很感谢老师能传授这么好的功法给我,让我受益无穷。让我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时不时的收获一些惊喜,我觉得我很幸运,所以我会珍惜太极拳所结的缘分,坚持不懈的学练下去。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955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