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莫让国粹变国“碎”(正文)

莫让国粹变国“碎”

2013-01-14   石含江
核心提示: 太极拳是国粹。粹者,精华也。她集哲学,军事,文学,**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运动力学,吐纳导引等之精粹于一身。是...
  

 
    太极拳是国粹。粹者,精华也。她集哲学,军事,文学,**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运动力学,吐纳导引等之精粹于一身。是传统中华文化的优秀载体。外国人称太极拳是继“四大发明”后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第五大发明。更由于她集高雅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而被称之为“东方芭蕾”。深得国人及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据传美国人认为习练如行云流水,杨柳春风般的太极步对宇航员在失重的情况下在太空行走是一种先导性的适应。所以,美国宇航员把修练太极作为一项重要课目。

    太极拳源于中国,现在已走向世界。据有关统计,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已兴起太极热潮。不少外国人不远万里来中国拜师学太极。还有体育界的高官来中国考察,学习,研讨。更有数以千计的太极拳师在国外教授太极。其原因在于中华武术扬名全球。作为代表性拳种的太极拳,其独特而神异的技击功能远在西方武术之上。昔杨露禅以太极打遍京城无敌手,号称“杨无敌”。孙禄堂大败俄国大力士。陈发科一招就将重二百余斤,身高两米的名武师李剑华打得腾空撞墙而不受伤,致李当场磕头拜师。人称“铁甲坦克”的马礼堂说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打不过李家两个半”(这“两个半”都是太极拳手,一个是李德印的祖父李玉林,一个是李氏门人郝家俊,半个是李德印之叔李天骥)。顾留馨七十三岁时用太极拳一连三次击倒号称在中国未遇敌手的日本拳师。去年,牛高马大的日本相扑国手来挑战中国武术。陈家沟的王战军用太极打得骄狂的日本武士俯首称臣。……太极拳正是以其精深的拳理,神奇的功用和骄人的战绩使世人刮目相看。外国人对她羡慕。国人因她自豪。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珍宝。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以及我们的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对全民习武健身极为重视并专有论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国家体委,武管中心,武术研究院对太极拳进行了广泛的收集,整理,研究,规划和推广。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套路。把太极拳列为各级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每年还专门举办各级的太极拳专项比赛。极大地推进了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全民习武健身热潮。先后评选出“武术之乡”,十大名师,十大教授,十大教练,十大武星,武林百杰,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还建立了武术段位制考核制度。在全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太极拳运动。太极之花,开遍神州。

    人类是从动物界进化而来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主体的自身即用与生俱来的形体作用于外部世界(客体)而获取生存资料。即调节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没有上升到为更有效地改造外部世界而优化,合理,科学地调适,整合自身内部的关系这样的境界和高度。随着实践的发展,逐步有了这方面的端倪,萌芽甚至雏形。但尚处于量变阶段。而到了十六七世纪,太极拳的出现才开始了崭新的部分质变。太极拳的“以内领外,以外练内”是人类改变自身的革命性的发端。为人类生存发展过程拓展了新的领域(改造自身)。上升到外内俱用的全新境界。从此角度看西方人的“太极拳是中国对世界贡献的第五大发明”的说法殊不为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同时也使劳动者自身变成了畸形。此语道出了太极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而王宗岳的“因敌变化示神奇”,“益寿延年不老春”说明了太极拳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的神奇功能。太极拳构思特异,独树一帜。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体育项目象太极拳一样运用哲学思想作指导,把精神和物质融为一体来锻炼。西方体育可运动但不能技击,可健身但容易受伤,可强身但不能养性,他们用蛮力我们用技巧。太极拳与西方竞技体育之文野,高下泾渭分明。可以说太极拳的创立具有新领域,新境界,新高度的“三新”特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天,她仍然闪烁着与时俱进的熠熠光辉。其对现代生活给人们的巨大的心理,精神压力的缓解,释放效果仍然是当今医学望尘莫及的。外国人对中国太极拳趋之若鹜,足以说明她的珍贵。身为中国人理当为此而自豪。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对于太极拳的珍贵并不是每个国人哪怕是相当多的习练者都能认识到位的。在习练太极拳的大军中,中老年是主体,业余习练是主体。有相当文化品位又精研拳理、拳法的专业工作者,优秀运动员则是精英,而精英只是凤毛麟角。主体决定了运动的性质、档次和水平。我国现今的太极拳运动的状况对光大国粹以及与太极拳发祥地应有的水准进而对世界太极拳运动的指导,都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些支流及小股浊流。有关管理部门如不及时纠正、导向、规范,太极拳有可能灵魂、精髓丢失,异化为不伦不类的“四不象”。如真如此,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笔者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危言耸听”之嫌。拾零当今太极拳的异化现象罗列于后供智者研判,批评。

 “乐”领身随,“朋友”成了“第三者”

    太极拳姓“拳”。她血管里流的血液叫“武”。她的灵魂是技击,技击是太极拳的身份证。

    太极拳与音乐结缘于1987年。著名教练曾乃梁提出建议:“太极拳在比赛时可配音乐”。说来练太极配乐不是件坏事。舒缓,静谧,祥和的乐曲可助益练拳者心静体松,涤心澄虑所需要的氛围。再则集体表演时音乐的节律可使动作整齐,使人在视觉享受的同时又有听觉享受。从这个角度讲,音乐是太极拳的朋友。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列宁说:“真理前进一步便是谬误。”在哲学上这句话的意思是:真理是指符合一定条件下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任何事物都变动不居,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名言绝妙地说明了一旦这个一定条件发生了哪怕是极细微的变化,这个认识就不再具有真理性。表演时可以。比赛时也可以吧。因为他可以增加观赏性,或许裁判可以看参赛者是否能不受音乐控制而打出太极拳的劲路和神韵吧。

    现在的状况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凡有练太极的地方都在播放音乐打拳。有一条“常识”性的潜规则是打拳的速度必须服从音乐的节奏,否则便会斥之为“不会打拳”,“没乐感”。——音乐成了打拳的指挥令。没有音乐就打不了拳。甚至有个别年龄老大的拳师也学着赶时髦,一人单练时也要摆个录放机放音乐练拳。

    经典拳论是太极拳的“圣经”。拳论上要求练拳时要心静体松。“用意不用力”,“意领身随”,“身随意动”,“先在心,后在身”,“内不动,外不发”,“心为令,意为旗,腰为纛”,“神为主帅,身为驱使”,“默识揣摩”,“意气君来骨肉臣”,“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总之,作为内家拳的太极拳要求力由内发。内发首须“意领”。即先有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里面不动,外面不发。以内促外,以外演内,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特别强调“默识揣摩”,“意领身随”。即把意识,思想,体悟放在主帅位置。心无旁鹜,用“心”练拳。讲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其间任何干扰,诱惑,包括声,光,色,气等一切外界的东西都在被摒除之列。久之形成习惯思悟的定势,才能逐渐窥探出套路、招式的堂奥以得神髓。而今遍布城乡的太极拳习练都由音乐控领。意领身随换成了“乐”领身随。“朋友”取代了主人。须知音乐不像美术、戏剧等被动地等人去欣赏,不管你是否愿意,它都要主动向你“进攻”,往你的耳朵里灌,使练拳者被这个“第三者”迷人的声色,优美的旋律所“俘虏”。在这种情形下,有几个人能做“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这些随音乐指挥的练拳者大多不知一招一式的起止、虚实、劲路、力道、攻防,甚至连招式的名称都叫不出来,只能东施效颦,模仿其它人的动作依样画葫芦。老师讲了半天他不知所云。换掉习惯听的音乐就无所适从,哪里谈得上调适身体内部的机能以练“绵里裹铁”的内劲。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把不用音乐,用意练拳讥讽为“打哑巴”。真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无;下士闻道,则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如此,太极拳当家的魂(技击)被美妙的音乐吞噬了,只剩下没有意识的驱壳(形)。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1331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