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运劲如百炼钢, 何坚不摧(正文)

运劲如百炼钢, 何坚不摧

2012-08-13   徐哲
核心提示: 我以前学过杨式太极拳,自2009年初开始练起陈氏太极拳。三年多来,每天清晨随方艇老师在水韵天城江滨公园练习陈式太极拳,在方艇...
  

 

     我以前学过杨式太极拳,自2009年初开始练起陈氏太极拳。三年多来,每天清晨随方艇老师在水韵天城江滨公园练习陈式太极拳,在方艇老师指导点拨下,渐渐喜欢上这项运动。“运劲如百炼钢, 何坚不摧”,这是我最近在练习陈式太极拳过程中一点肤浅的体会,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陈式太极拳之拳论有言“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其实“百炼钢”是我国古代一个冶炼钢铁的专有名词,炼制“百炼钢”有专门的工艺,其过程颇为复杂。由铁矿石熔出的铁,称为生铁,生铁因为含杂质多,性脆硬易折。生铁经锻炼及去渣等过程,将杂质析出,便成为颇为纯粹的熟铁,纯铁柔软,用途有限,若能把碳加在纯铁之中,几经锻淬,则铁会变为坚硬的钢,古代的渗碳工艺,是将熟铁放在煤碳火上烧,然后摺叠锻打,再烧,再摺叠锻打......,这个过程称为“百炼成钢”。
    


    再说“何坚不摧”。百炼而成的钢,性质刚而韧,有弹性,在一定限度内能曲而不折。利用百炼钢的刚韧弹性,用于传递旋转的扭力最为理想,传递过程中,若旋转受硬物所阻,百炼钢会弯曲贮能,但其弹性对阻碍物构成压力,当贮能累积,压力超过阻碍,便会摧毁硬物恢复旋转。明白百炼钢的性质,“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的意义也就不解自明了。


    
    日常,方艇老师在教我们练习陈式太极拳套路过程中,常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太极拳深奥的理论。他把太极拳比作“纠错拳”——在练习过程中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进行纠偏,再过一段时间发现新的不对劲的地方,再纠正,如此反复,不断纠正,不断提高。这个道理就像如上所说的将铁放在煤碳火上烧,然后反复摺叠锻打的道理是一致的。好多和我一起学习陈式太极拳的拳友,没有领悟和认同这简单的道理。一些太极拳爱好者,春秋天气宜人就出门练习;冬天太冷,夏天酷热就没能坚持下来。还有一些太极拳爱好者,一会儿打陈式太极拳,一会儿打杨式太极拳、一会儿打简化太极拳,一会儿练养生气功,一个早晨把各种拳功都练上一遍。如此几年下来,练习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当前,大多数打太极拳者均以至柔为上,一方面是为保健学习太极拳的知识分子占很大比例,为适应身体需要,逐渐向柔软上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延年益寿,学习太极拳的老年人为主,其中女性又占了很大比例,故又向柔软方向进了一步。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场景:清晨,许多中老年晨练者在公园里或广场上打太极拳,拳打的柔绵绵、慢吞吞的,一个小时练下来,也不会出汗。方艇老师练拳时,常常要求我们,动作要舒展大方,但掤劲不能丢,手呈瓦龙掌,掌指尽量往后翻(坐腕),劲达指肚尖,一个动作定势时,整体要下沉到位(气沉丹田)后,再做下一个动作,如果掤劲丢了就好像在做广播操或似舞蹈,就达不到太极拳所特有的功效。再者练陈式太极拳要注意胯的放松,要求“泛臀”(《小说陈式太极拳的“泛臀”》 中华武术,2011年第4期)。打拳时身体不能忽高忽低,不能感到腿酸了就站起来,否则下盘的劲就难以练出来。方艇老师不管是冬寒夏暑季节,在新安江江滨公园练习太极拳时,两套陈式太极拳下来,均是汗流浃背,练拳的地面就像被雨水淋过一样。可方艇老师虽大汗淋漓却决不会气喘嘘嘘,可见功力之深厚。方艇老师笑着说,“这好比是汗水洗面,皮肤越洗越红润,天天日晒都晒不黑。你们看,原来我练拳的照片,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体重一百斤都不到,有时身体虚弱会休克晕倒;现在看看我的身体多么结实,气色不错吧!我每天只要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就足够了,一天到晚精神都很好。”

 


    观方艇老师的气色,看似白面书生,眉宇间却透现气宇轩昂;特别是瞧方老师与人推手,推磨没几个来回,对方就会感到手臂酸累,就连曾经当过武警部队擒拿格斗教官,体重近百公斤,个头达一米八的某太极拳馆教头(得过国际推手赛重量级亚军),与方老师单推手画上几圈也被累得抬不起手臂来。我有时也与方老师单推手,没几圈就累的支持不住,坚持用另一手支援着继续推,最后还是累的酸疼,只得放手。方老师认为,练太极拳最重的是练出太极内劲来,太极拳的发劲,是内劲集中点在腹部,以髋关节带动下半身、腰椎骨节带动上半身的全身运动。尾椎的惊乍,以骨盆为轮,脊椎为轴的发力,腰、腹、股肌肉搓动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传递到下一关节,节节贯串。若有对手以肌肉硬力阻我,我的立体螺旋传递受阻,就会如百炼钢般,贮能、累积、施压,压力超过阻碍,便会摧坚恢复旋转,令对手失重跌出。整个过程用意不用力,我以自身及对手体重为能量,腰为主宰,以胸背开合,以肩、肘、腕或胯、膝、足立体螺旋传递,节节贯串,全身一体的活动。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之于手,把整体能量传到对手,不用力而摧毁对手局部之坚。

 


    2010年7月,我们随方艇老师到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正雷大师处学习陈式太极拳。在陈家沟太极拳博物馆里,我们见到许多朴素的经典太极拳拳理,如“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妙手一看一太极,空空迎化归乌有”。 当然能做到这一点非一日之功,练拳好比是练钢,通过寒暑不间断地练习,反复锤炼,把身上的僵劲、蛮力化除,也就是把太极拳的杂质去掉,练出韧劲,达到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刚柔并济的效果,让用力发力回归自然,然后才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打击力。

 


    通过三年陈式太极拳锤炼,我对太极拳的感悟更加深刻,身心健康方面也大有改善,原来经常发的口腔溃疡不发了,痔疮不见了。今年四月份单位组织体检,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正常,这对即将步入中年的我来说甭提多高兴了。我非常感谢方艇老师这些年来无私的教诲,为此,我决心继续勤奋刻苦地习练太极拳,求得太极内劲,将太极拳这一健身强体的武术运动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1243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