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习武八戒(正文)

习武八戒

2012-08-01   李文奎
核心提示: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诞生、发展起来的中华武术,有着浓厚的文化特色,其共有的显著特点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但因其门派众多,...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诞生、发展起来的中华武术,有着浓厚的文化特色,其共有的显著特点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但因其门派众多,讲究各异,故皆非适合于所有人习练。喜好武术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以免走上弯路,浪费自己宝贵的时光。根据我几十年来的习武、教拳经验,认为初学武术者,应有八戒。
  
  
一戒 不加选择,盲目习练

  
  根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中国武术共有一百多个拳种,每个拳种都有其显著的独特风格,演练要求各异,有的讲究松柔舒缓,有的讲究刚强迅猛,有的要求沉稳浑厚,有的要求轻灵敏捷,且拳种习练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初学者应根据本人喜好以及各方面条件,仔细选择,以免盲目习练,导致费时费力,无果而终,
  
  
二戒 好高骛远 只拜名师

  
  求师习武者,多希望能得到名师指点,少走弯路,尽快成功,其情可以理解,但若坚持非名师不拜,也不可取,能从习武伊始就拜在名师门下当然最好,然此机遇非多数人可有,初始习武者应放平心态,依据自身情况,先就近找师傅,经过一段时间的习练,具备一定基础后,若想深研,可再寻访名师。

  
 
 三戒 缺乏毅力,半途而废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习武之路,漫长而又艰辛,武功非一蹴而就,需要习练者长久刻苦演练,不断探索,方可渐有所得,习武期间,有辛劳,有不适,有烦心有忙碌,种种原因都可能导致中断练拳,冬去春来,雪雨交替,要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实属不易,没有相当的毅力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四戒 只重苦练,不重理论

  
  诚然,武功是练出来的。但是,刻苦练习只是习武的一个方面,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每门武功都有其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要想在某门武功上取得较高成就,忽略了对其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成功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懂理论,一味苦练,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出现方向偏差,也就在所难免了。

  
 
 五戒 忽略桩功,只练套路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桩功在中华武术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筑基,每门武功都有一定的筑基训练手段和方式,初学武术者,体会不到桩功的重要性,所以,常因感觉枯燥无味而放弃,一门心思练套路,认为只要多练套路,就可以练出功夫来。致使不少人练了多年武术,真可谓花拳绣腿,功夫始终没有多少长进。
  

 
 六戒 闭门自练,缺乏交流

  
  许多武术爱好者,习惯于自己独自练习,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去训练,这样很难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不与他人经常交流,所练的招法就得不到检验,自己的缺点发现不了,别人的长处学不到,也无法积累实际搏击经验,自以为是,犹如闭门造车,其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七戒 练武如操,不尚技击

  
  实战技击技能,乃中华武术之精髓,如果没有了实战技击,武术就失去了其灵魂,当今许多习武者,不重视武术招法的实用性,一味追求其表演观赏性致,使出现诸如长拳体操化,太极拳舞蹈化等倾向,本末倒置,这是极其错误的既然练武术,就应把追求其实战性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去探索,去锤炼,惟有此,方可逐步领悟到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
  

 
 八戒 不修武德,争凶斗狠

  
  伟大的中华民族,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武术界历来既有“习武先修德”之规矩,并把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伸张正义,除暴安良作为习武之目的。因此,武师择徒,对其品德要求甚严。缺乏武德者,不仅难得真传,最终将会被社会所唾弃。

  习武之路,犹如攀山。选准线路,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登顶呈欢。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1234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