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文摘 > 太极茶社 > 太极拳不是老人专利(正文)

太极拳不是老人专利

2011-12-23   深圳晚报
核心提示:在宝安公园晨练的太极拳爱好者    1985年,当40岁的张女士从四川调来深圳工作时,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打听:“深圳有没有练太极...
  

 

在宝安公园晨练的太极拳爱好者

  

  1985年,当40岁的张女士从四川调来深圳工作时,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打听:“深圳有没有练太极拳的地方?在哪里?”最终她在荔枝公园找到了“组织”,几十人每天合练,摸索,教练来自深圳体工队。

 

  2011年,66岁的张女士已经正式退休,作为工程师的她,除了被叫了几十年的“张工”之外,还有了一个新头衔深圳市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如今,深圳市太极拳研究会下辖130多个太极拳辅导站,遍布深圳各大公园社区,会员达5000余人,如果再加上深圳市武术协会的70多个太极拳辅导中心,深圳市练习太极拳的人群,仅注册者已多达万人,如果再算上每日以太极拳作为晨练的老人,大量民间拳师开设的培训机构,估计全市习太极拳者已经接近10万人。深圳市武术协会秘书长李慈成肯定地告诉记者:“在深圳,中华传统武术练习者中,练太极拳的绝对是最多的。”

 

  如今在深圳想学太极拳,早已不用像张会长当年一样四处打探,各类太极拳培训班、武馆早已遍地开花,培训广告说不定就贴在你所住的小区门口;由武协与研究会举办的太极拳义务教学也在各种节假日频密上演;深圳这座移民城市以开放的姿态容纳了太极拳的几乎所有流派,陈杨吴武孙、乃至武当、赵堡太极拳,各有千秋,任君选择。

 

  必须纠正的一个误区是太极拳是老年人的专利。事实上,就记者几次采访所见,在每个练习点,中青年人都不在少数,甚至有十几岁的少年。在深圳这座节奏极快的城市,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从每日的纷扰中抽出一点宁静来,站桩、呼吸、起势……气定神闲地用十几分钟打一套拳,练拳之时,宠辱皆忘;练闭收束,通体舒畅。既能健身,亦能放松,何乐不为呢?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article/1067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太极热图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太极拳网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